城关公安分局打造街面警务站筑牢社会治安基石

发布时间:2023-12-28 11:37:19     来源:法治甘肃网

驻守在群众身边的“平安灯塔”

——城关公安分局打造街面警务站筑牢社会治安基石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同志,这是临时身份证明,可以凭此正常办理宾馆住宿和乘车购票,请收好!”2023年8月19日21时,趁着暑假带孩子来兰州游玩的刘先生正在为丢失身份证发愁时,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中山桥警务站民警很快就为刘先生办理了临时身份证明。

  在兰州市城关区的街头巷尾,蓝白相间的房子,红蓝相映的警灯,崭新的街面警务站十分引人注目。近年来,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加强街面巡控警力、提升应急备勤水平,立足辖区实际,设置中山桥、五泉下广场、南关什字、兰大一院、九州、会展中心6个二级警务站和南关夜市、麦积山路、正宁路夜市3个夜经济区“快反警务站”,不断提升治安要素掌控力,努力维护社会治安持续和谐稳定。

微信截图_20231228114024

  中山桥警务站民警正在巡逻。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供图

处警迅速 化被动变为主动

  “街面警务站就是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真正帮助群众解决了生活中小事、难事。”针对警务站运行情况,城关分局指挥中心主任郭龙介绍说:“各警务站每日每班配备4名警力,全天候围绕警务站周边重点区域、城区干道,开展常态化徒步武装巡控,采取‘三班两运转’模式,以‘车巡、步巡、视巡、摩巡、空巡’联勤的方式,辐射商圈重要路段及周边区域,就地处置突发案事件、响应支援指挥指令,有效打击和震慑违法犯罪。同时,各警务站民辅警积极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在辖区主要路段、人流密集场所,开展便民服务、隐患排查、法治宣讲等,让群众看到警察就在身边,感受到平安就在眼前。”

  “喂,110吗?永昌路十字处有人在吵架,样子很凶,可能会动手。”当报警群众挂断电话后,回头发现已有民警朝着吵架现场赶过来。原来是南关什字警务站接到兰州市公安局110指令后,迅速调度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赶至现场,快速处理,全程仅用5分钟。

  2023年11月3日,九州警务站巡逻民警途经九州大道一小区附近时发现一男子形迹可疑,遂利用随身携带的警务终端开展信息查询比对,结果发现该男子系江苏无锡警方上网追逃的嫌疑人马某,遂将其抓获。

  街面警务站立足实战、推动警力前置,使警情处置更快捷、更高效。2023年以来,6个警务站共查处治安案件24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2名,对震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商铺老板谈到警务站时说:“我双手点赞,过去一到晚上打烊时,停在门口停车道上的电瓶车必须推进店里,现在不用了,停放在外面安全得很。”

化解矛盾 让辖区更加和谐

  “餐馆里也会有顾客发生口角的情况,店铺与店铺之间也会发生矛盾。一旦有纠纷,民警会迅速上门调解……”经营餐饮的王女士说,经常看见民警在附近巡逻,现在秩序变得更好了。

  2022年9月初,城关分局在南关夜市、麦积山路酒吧一条街、正宁路等夜间经济活跃和人员流动密集的位置区域,创新试点应用,建立南关夜市警务站、麦积山路警务站、正宁路夜市警务站等3个“快反警务站”,努力营造群众安心、消费放心、餐饮娱乐舒心的平安“夜经济”环境。同时,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有效协调整合基层治理力量,充分发挥警务站与派出所联动工作机制,警务站设置了“矛盾纠纷调解室”,实现了问题及时解决,矛盾快速化解。

  据统计,2023年以来,“快反警务站”共接待群众咨询 564次,化解矛盾纠纷72起、救助服务群众157次。

微信截图_20231228114136

  九州警务站。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供图

便民利民 做群众的“暖心站”

  “我总是给孩子说,外出游玩万一迷路了,一定要找警察,向警察叔叔寻求帮助,没想到兰州中山桥就有警务站,真是帮了我们大忙,让我们外地游客更安心了!”游客李先生与孩子走散后,中山桥警务站民警及时将孩子安全送回,得到了点赞。

  今年入夏以来,随着旅游升温,中山桥作为城关区的“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为确保旅游景点秩序良好,城关分局充分发挥中山桥警务站桥头哨点作用,始终坚持“预防警务、主动警务”理念,倾力打造旅游警务“兰州样板”。

  “快来救人!快拉他上来……”2023年12月24日早晨9时,中山桥警务室民警巡逻中突然发现黄河中有一名男子顺着水流向下游漂浮,当时气温降到零下7摄氏度,河水更是冰冷刺骨,民警来不及多想,便奋不顾身蹚入水中和战友一起将男子救上岸,并一直守护在旁,直到救护车赶来。

  在各个警务站,帮助服务群众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正是这些心系群众的“点滴”架起了一座警民“连心桥”,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兰州公安温度。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