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公安:因地制宜做实“民生警务”

发布时间:2023-12-11 21:49:01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以来,会宁县公安局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探索构建“多元化解矛盾、全时空平安守护、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不断做实“民生警务”,实现了警务手段新突破、警务方式新拓展、警务能力新提升。

“四位一体”打造矛盾化解“终点站”

近日,甘沟镇的何某与张某因地界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甘沟派出所民警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启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动联治警务模式,在镇综治办、司法所等职能部门以及村社干部的大力配合下,工作人员从“情、理、法”角度进行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了共识,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

会宁县公安局坚持专群联防,创新矛盾化解机制,在社区警务室创新建立热心群众调解员-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安保人员-社区民警“四位一体”纠纷处理机制。积极探索“民调入所”“律师进所”调解模式,坚持开展“争做群众贴心人”活动。截至目前,共调处矛盾纠纷450余起,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小警务”筑牢平安“压舱石”

近期,会宁县公安局接到某建筑工地工人报警称工地建筑材料被盗。接警后,会宁县公安局立即启动“小案”快侦机制,通过合成研判、蹲点守候等工作,仅用半天就成功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并追回被盗价值1万余元的建筑材料。

会宁县公安局坚持民意为本,以侦防小案件、办好小事情、解决小问题、早除小隐患“四小警务”为抓手,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工作措施。坚持“小案不小办”原则,对辖区盗窃电动车、手机、钱包等案值较小的侵财类“小案”,坚持现场必勘、监控必查、周边必访,使每一件“小案”得以破结。今年来,共侦破各类民生“小案”80余起,抓获嫌疑人120余人,挽回损失150余万元,街面侵财性发案数同比下降16%,实现了发案持续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的良好局面。

紧盯“一公里”画好服务“同心圆”

近日,杨集派出所民警深入辖区开展走访宣传工作时得知,居民张某夫妇二人不慎将身份证丢失,因二人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行动极为不便,无法自行去派出所办理身份证,给日常生活、就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民警立即在现场为二人拍摄了办理身份证所需照片,并在身份证办下来后第一时间送到张某家中。

会宁县公安局坚持服务为先,积极推进社区警务“尽心办、贴心办、暖心办”三心服务,以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抓手,进一步研究推出便民利民措施,推动高频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跨省通办”。 全面提升窗口民警、辅警的综合业务能力,培养窗口“全科”警辅人员,实行节假日办证高峰期,提前到岗、延时下班,特别对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由社区民警上门采集信息并送证上门,确保户籍窗口便民利民“力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