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11月11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提醒广大市民群众注意防范虚假退费类、虚假服务类、虚假交易类、虚假中奖类等四类诈骗。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好证据,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
虚假退费类
近日,南女士接到电话称其之前注册的某相亲网站已停用,现对南女士进行会员退费及补偿,南女士在对方诱导下,点击陌生链接后获得200元退费。对方称其余退款需通过买基金的方式退还,南女士便在网页内充值基金,多次转账后发现无法提现。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接到陌生电话称需要通过购买基金退费的,一定是诈骗,如遇陌生人验证个人身份信息,请立即挂断电话,拨打96110报警。
虚假服务类
近日,李先生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后,有人联系他称自己和十几名同乡愿意来李先生的工地务工,但需要李先生帮他们垫付1.2万元车费餐饮费。李先生转账后按约定时间到达车站接人时,迟迟没有对方的音讯,同时对方电话也无法拨通。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切忌轻易相信来历不明的陌生人的承诺,不要给陌生账户随意转账。
虚假交易类
近日,学生张某在打游戏时看到有玩家给其发私信,称有内部渠道可低价购买游戏币,学生张某便添加了对方QQ号。对方告诉张某,只需向该游戏公司指定账户一次性充值4000元,即可连续八周返还800万游戏币。学生张某给对方转账后,迟迟未收到游戏币,联系对方时发现自己被拉黑。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未成年人对电信诈骗的内容了解甚少,这需要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家长和老师对其进行反诈骗知识的普及教育;只有全民反电诈才能彻底遏制电信诈骗案件高发的态势。
虚假中奖类
近日,王先生收到一条双十一中奖短信,添加对方微信后,对方发送一链接让其参与抽奖。王先生抽中1.2万元红包后,对方以验证具体中奖信息为由,诱导王先生下载某会议APP,并开启屏幕共享,在整个视频过程中,王先生收到了几个验证码。挂断视频后,王先生发现自己微信钱包和银行卡内的余额被转走。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不要轻信中奖信息,不要下载陌生软件,不要跟陌生人屏幕共享,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贪心才能远离被骗。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