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筑牢平安基石
——陇南公安交警多措并举强化“五小车辆”管理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曹治 通讯员 刘兵兵
今年以来,陇南公安交管部门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智慧赋能”工作思路,走出了“五小车辆”交通安全管理的新路子。
科技赋能,助力筑牢管控网
多年来,群众办理“五小车辆”公安交管业务路途远、成本高、不方便,严重影响群众对公安交管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陇南公安交管部门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全市八县一区的“五小车辆”驾驶人智能化考试场,实现了“五小车辆”驾驶人考试工作由人工评判向智能化评判的历史性转变。
为切实加强无牌“五小车辆”纳管率,今年以来,全市公安交管部门扎实开展“抓源头、夯基础、压责任、除隐患”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行动,积极研发“五小车辆”无牌信息采集系统,组织警力深入辖区193个乡镇3156个行政村开展“五小车辆”信息摸底排查,全力做到对无牌车辆管理的“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措施细”,实施上户一批、报废一批、过渡一批、置换一批的“四个一批”工作法,最大限度消除逾期未报废车辆上道路行驶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同时,严厉查处无证驾驶、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违法行为,全力提升执法管控效果。
勇于改革 激活内生新动能
针对辖区“五小车辆”基数庞大、隐患突出、管理力量薄弱的实际,陇南公安交管部门积极探索交警中队与公安派出所“两警融合”警务机制改革,竭力打通农村地区“五小车辆”交通管理延伸不到位的堵点。截至目前,全市98个派出所参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2个派出所和11个交警中队建成机动车查验通道,建成5家“五小车辆”登记服务站,积极协调市场监管部门,筹建8家“五小车辆”检测站,形成乡镇派出所、交警中队、登记服务站和车辆检测站“布局合理、相互补充、辐射带动”的公安交管服务架构。
协同发力 构建责任共同体
全市公安交管部门联合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对辖区“五小车辆”销售门店车辆进行摸底检查,把牢住车辆进入市场的准入关,强化“五小车辆”的源头监管,从源头上消除和减少交通安全隐患风险。
陇南公安交管部门立足山区道路交通特点、“五小车辆”保有量大、农村群众居住分散且安全意识薄弱的实际,充分利用《乡镇领导谈交通安全》宣传专栏,注重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事例做好交通安全宣传。
陇南全面落实“党政领导、部门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体系,建成并推动全市193个交管站、789个劝导站和3156个交管室实体化运行,整合“两站两员”力量共同开展违法劝导、隐患排查和宣传提示等工作,着力推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