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在这里生根开花
——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西大街派出所亮点工作扫描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10月24日,崆峒公安分局西大街派出所高效化解一场因医疗美容产生的消费纠纷,获双方当事人点赞,一起因“美丽”引起的消费纠纷终于得以圆满化解。
今年以来,西大街派出所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践行“枫桥经验”为抓手,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确保辖区社会大局长期持续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擦亮“金字招牌”,激活基层基础本源,打造“枫桥经验”的平凉公安样板。西大街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11月2日,西大街派出所户籍民警为市民办理业务。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摄
构建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
为确保将问题化解在基层,将矛盾解决在源头,西大街派出所始终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当作提升辖区和谐指数的有力抓手,统筹“警格+网格”“民警+多方力量”人力资源,积极推行矛盾纠纷“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做到“小纠纷不出派出所、大纠纷不出街道办”,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探索形成了“划定一个网格、落实一个机制,实现矛盾不上交;组织一次联席、搜集一次民意,实现平安不出事;设立一个窗口、推行一次办结,实现服务不缺位”枫桥经验工作法。创新“5分钟便民服务圈”,把部分纠纷调解、政务服务、普法宣传等职能纳入社区警务,向辖区群众发放警民连心卡,遇有警情,社区民警联合社区办事处就近调解,快速回应,确保了辖区治安秩序持续和谐稳定。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平安根基
西大街派出所按照警务区设置标准,将辖区划分为10个警务区,每个警务区配备社区民警,社区按照千人标准配备1名网格员,由社区民警担任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或工作站副站长,有效推动警格与网格双网融合,综治与警务深度融合。
在具体工作中,社区民警与网格员按照“五融合一共享”机制捆绑作业,开展信息采集、巡逻防控、治安管理、服务群众、宣传预防等工作,形成了“工作联动、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治理联抓、平安联建”的社区警务网格化新格局。同时,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严厉打击查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实施“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惠小利、帮小忙”五小工程,全面落实“结对帮扶·爱心崆峒”工程;确定民警与辖区孤儿、困难残疾人口、特困家庭进行“一对一”结对,纾困解难、传递温暖奉献关爱,最大限度地压降发案,把警务基础做到最强。
科技赋能打造警务新模式
9月16日,西大街派出所接到报警,一位老先生称其外出时不慎将一个黑色手包遗落在出租车上,里面装有各种票据,自己寻找多时未果,心里万分焦急。接警后,派出所民警通过智慧公安平台,成功为失主找回遗失的物品,老先生对警方的工作效率表示赞叹与感谢。
西大街派出所依托智慧警务,充分发挥综合指挥室职能作用,全面建成智慧安防小区83个,拓展延伸平安治理触角,深入推动警务网格与综治网格“双网融合”,创新警企联勤、部门联控、警民联动动态巡防机制,充分发挥综合指挥室职能作用,以辖区南山早市警务室和民馨家园警务室为中心辐射,拓展延伸平安治理触角,会同街道、综治、物业、商家等单位,加大对案件高发部位巡逻频次和密度,全面构建立体化智能化治安防控体系、全时空守护平安格局,辖区有效警情全面下降,形成了发案少、秩序好的生动局面。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