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责任田” 铺就“平安路”
——礼县交警“135”工作法推动交通管理提档升级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通讯员 杨含龙
近年来,礼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将“降事故、保平安”的主线要求落到实处,创新推行“135”工作法,有效推动交通管理工作提档升级。
坚持问题导向 俯下身子“找问题”
礼县公安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出行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周密谋划、系统治理,不断提高群众出行满意度。召开“开门纳谏”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行业代表、群众代表对公安交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交警大队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组织民警辅警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走访,深入了解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公安交管工作的所思所盼。
紧扣三个聚焦 靶向发力“破难题”
礼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紧扣三个聚焦,“靶向”发力,精准施策。聚焦关键环节,提升“平安内涵”。紧盯春运、春节、民俗活动、周末、法定假期、学生上下学,花椒、苹果、中药材采摘等节点性道路安全风险隐患,积极动员派出所、交警中队、乡镇交管站、行政村劝导站全员上路查纠交通违法,确保了重要时间节点事故少发、出行畅通的目标任务。聚焦跟踪问效,激活“平安密码”。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重点包抓,县委书记包抓城区车辆乱停乱放整治工作,县长包抓“一盔一带”整治工作,先后多次深入城区专题调研交通秩序整治情况,现场研究解决困难问题。聚焦重点难题,打造“平安引擎”。按照“严管十条”措施要求,8月初,礼县公安局党委调派13名民警充实交警力量,局党委班子成员分片包抓,下沉一线督导工作落实;加强与交通、公路部门协作力度,对滚动排查出的12处隐患路段按公路养护权限抄告相关单位部门及时治理,有效缩减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为群众安全出行创造了良好的通行环境。
健全五项机制 深耕平安“责任田”
礼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深化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为重点,健全“五项机制”,全面排查治理农村交通安全风险隐患,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隐患排查机制。按照“消除存量、不添增量、动态排查”的原则,联合应急、交通、公路等部门拉网式排查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做到台账、治理、销号工作闭环,实现道路交通治理从“末端管理”向“源头治理”转变。健全合成共治机制。按照道安办实体化运行“1+3+N”工作运行模式,推动道安委成员单位实体化运行,进一步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工作机制。健全源头监管机制。突出盯牢重点车辆,再次梳理、登记危险化学品运输、客运、校车等重点车辆、驾驶人,通过摸排检验登记,签订安全责任状,严格重点“三车”定期检验、安全培训、宣传教育等措施,强化源头管理。健全路面管控机制。坚持以路面为主战场,科学部署勤务,紧盯各类重点违法,持续开展各类专项行动,严查酒驾醉驾、无证驾驶、农用车载人等重点违法行为。健全常态宣传机制。持续开展“五大曝光”行动,推动相关行业、企业切实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对“两客一危一货”车辆驾驶人推送警示信息,开展一次教育提醒。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