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近日,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团结新村派出所民警精准预警、快速响应,成功见面劝阻一起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挽回群众经济损失64万余元。
10月22日,城关分局团结新村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预警,辖区一女子通话异常,可能正遭受诈骗,且该女子对诈骗分子深信不疑、在骗子的引导下对自己的手机进行呼叫转移,导致“96110”无法第一时间拨通,需要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劝阻。
电信诈骗劝阻必须分秒必争。接到劝阻指令后,团结新村派出所值班民警立即驱车前往该女子家中,途中与反诈中心同步向受骗人拨打劝阻电话、发送劝阻短信,但均无应答。到达该女子家门口后,民警听到其还在和对方通话。
民警不停地敲门,并试图通过喊话让该女子开门,提醒其正在遭遇电信诈骗。但不管民警如何解释,该女子在房内始终没有回应。在民警的坚持敲门喊话提醒下,该女子终于打开家门,民警立即上前挂断了视频通话,阻止该女子与骗子继续联系。
原来 ,温女士之前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民警”的电话,对方称其银行卡涉嫌洗黑钱,要求温女士前往北京协助调查,在温女士表示无法前往后,对方引导温女士下载相关视频通话软件进行“线上视频问询”并提供证明资料。对方利用温女士担心犯法和急于自证清白的心理,逐步套取银行卡信息,并要求其向“安全账户”汇款。就在温女士准备向骗子说出银行卡密码的紧急时刻,民警及时出现并予以阻止。
为彻底打消温女士的顾虑,民警还结合冒充公检法的典型电信诈骗案例,向温女士及其家人详细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及防护措施,告知他们对于陌生电话不轻信、不上当、不转账。
在民警摆事实、讲道理、说案例的耐心劝导下,温女士才醒悟过来,确信对方是诈骗分子,打消了转账的念头,银行卡里的64万余元成功保住了。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