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嘉峪关公安打造矛盾纠纷化解新样板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谢谢你们,前期认真调解处理,后期还对我的事这么上心,让我觉得特别温暖!”近日,嘉峪关市公安局明珠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在对一起邻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回访时,当事人韩某感慨地说。这是嘉峪关市公安局全流程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嘉峪关市公安局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打造“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样板,有力地维护了辖区治安秩序稳定。
构建多元化调解新格局
“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之前,我们已经会同相关行业单位专业人员进行了分析评估,专业律师也对口头协议法律效力进行了解析。”近日,五一路派出所民警在谈起成功调处一起合同纠纷时表示。
嘉峪关市公安局精心打造“民安”联合调解室、网格议事室,成立由公安、司法行政、妇联、街道办等部门组成的联排、联防、联调工作小组。推出了“菜单式”调解服务,积极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特色调解”四位一体、有机融合的分层级、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大联调机制”,实现复杂矛盾纠纷融合调处和普通矛盾纠纷快速调处。
延伸信息化排查新路径
“群众在微信群提供矛盾纠纷线索,既方便又快捷,可以为我们省去中间环节,给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胜利路派出所社区民警说。
嘉峪关市公安局在全市筹建30个智慧安防小区,分层次推进公共前端感知和居民小区前端智慧单元建设,实时自动采集各类信息,通过研判分析实时推送社区民警,精准指导社区民警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大力推广“互联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平台”,按矛盾纠纷的轻重缓急把案件分为红、黄、蓝3种颜色,分别制定不同类型的响应机制,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张网”。创建小区居民群、出租车群、快递员群等200个服务群,参与群众达10万余人,为群众提供24小时网上各类公安业务咨询、预约服务,加强警民互动,融洽警民关系,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不转化升级。
搭建全闭环管控新模式
“我们抓实事前预警、事中调解和事后回访,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过程控制,极大提升了调解工作满意度。”嘉峪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介绍。
嘉峪关市公安局紧紧围绕矛盾纠纷化解“时、度、效”,探索建立“一事一访、季度盘点、年度清仓”跟踪回访制度,及时跟踪了解当事人心理、家庭、社会表现等状况,全面提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质效。同时,建立完善通过“群众点单、窗口接单、中心派单、分流办单、跟踪评单”开展全流程闭环式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完善“一事一回访”“一案一回访”制度,抓好矛盾纠纷化解责任落实。对涉及面广、化解难度大、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矛盾纠纷实施重点关注、集体商讨、常态跟踪、包案化解,确保每起矛盾纠纷有人问、有人管、有结果。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