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公安用心用情用力书写“夏季行动”平安答卷

发布时间:2023-09-12 16:30:40     来源:法治甘肃网

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嘉峪关公安用心用情用力书写“夏季行动”平安答卷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开展以来,嘉峪关市公安局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目标,推动建立了多维、立体的矛盾纠纷解决体系,及时消除隐患、化解矛盾、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幸福感。

构建安防体系新模式

嘉峪关市公安局坚持以党建引领,着力整合资源、明晰责任、理顺关系、靠实责任,以党建平台带动网格治理,以党建发展夯实社区警务,坚持把社区警务打造成社会治理第一平台、维护稳定第一防线、服务群众第一窗口,建立形成党群、网格和警务“三融合”的共治格局。

(wAQEY配图)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25518090)-20230912163312

派出所民警走访入户。(8月16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摄

同时,积极推动警务前移,最大限度将警力推向社区、推向群众、推向治安要素会集点,使民警走出办公室、走向街面、走进社区、融入群众。坚持“理念更新、内涵更广、管理更强、机制更活、基础更牢、队伍更精”的工作要求,在社区引入智能识别技术,实现“社区民警专职化、信息采录精准化、社区警务信息化”工作流程,促进社区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全面提升了社区安防等级,提升求助服务信息交流的实效性,及时推送警方预警, 有效预防和减少重特大案事件发生。

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新路径

“我们通过走访入户,真正了解掌握群众的急事难事, 把群众诉求强烈的每一件事抓实办好,让群众实实在在获益。”嘉峪关市公安局建设路派出所民警介绍道。

嘉峪关市公安局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设立社区调解室,积极吸纳综治队员、志愿者、物管等网格力量,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多级联动,前置干预,努力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以前村里人有了矛盾纠纷,经常导致小问题演变成大矛盾,现在有矛盾就可以及时找民警、社区的同志来调解,很多小矛盾、小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解决。”文殊镇治安积极分子崔帷明说。

依托网格员、管区民警、平安志愿者等“一格五员”资源, 结合“精准帮扶”“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针对劳动争议、医疗纠纷、环境污染等重点领域,组织民警进村组、进单位、进企业、进重点矿区、进行业场所,广泛摸排线索,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小事微事、急事难事,有效防止“小矛盾”演变为大问题。

搭建服务群众新渠道

“警察同志和我们一起巡逻执勤,还对我们进行业务指导,对我们帮助特别大,安全感不断增强。”建林社区安保工作人员张保成竖着大拇指说道。

全市公安机关延伸群众工作触角,厘清工作重点,构建起“公安领导、社会协同、多方参与、共同管理、服务保障”的工作体系,充分发动群众力量,挖掘全民参与治安防控的潜力,开展邻里守望互助、居民自防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工作,对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留守老人等困难群众采取户籍证件上门服务、巡回服务和代缴代办等服务。

全市各派出所落实社会面巡逻防控机制,每日由社区民警组织专职巡防队伍、保安队员,在巡区内开展“有警接警,无警巡逻”的常态化勤务,组建治安巡警、专业保安、专职综治员、单位内保人员、楼院看护人员、城管执法人员、城乡公交和出租车司机、社会管理志愿者、党政单位干部职工及乡村社区“五老人员”等十支队伍,全力实现社会共治多元化。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