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勇担使命 守护道路平安畅通 ——陇南公安交警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22 09:23:43     来源:甘肃法治报

武都区公安局交警大队“铁骑”。(资料图)

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救援被困车辆。(资料图)

  陇南市首家公安派出所机动车查验通道——康县公安局周家坝派出所机动车查验通道。(资料图)

  陇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民警为群众办理业务(7月27日拍摄)。

  陇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织开展全市公安交警系统“主动创稳·铸忠诚警魂”业务能力大比武活动(5月22日拍摄)。

  盛夏的陇南大地,巍巍青山、潺潺碧水、啾啾鸟鸣,宛若一幅徐徐展开的风光旖旎画卷。1.92万公里纵横交错的道路见证着陇南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串联起乡村振兴的幸福生活,也记录着陇南公安交警守护平安畅通的奋斗足迹。

  近年来,陇南公安交管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主动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决策部署,守正创新防事故、规范执法护稳定、便民利企促发展、从严治警强队伍,用忠诚和担当书写了新时代守护道路交通平安畅通的答卷。

铸牢忠诚警魂

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走进陇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警察文化室,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定格着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一份份珍贵的资料诉说着一段段难忘的故事,始终激励和鼓舞着陇南公安交警不忘初心使命,永葆忠诚本色,勇于担当作为。

  近年来,陇南公安交管部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牢把握政治建警铸警魂、素质强警增本领、从严治警转作风、从优待警强保障的部署要求,充分利用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两当兵变纪念馆等本土革命遗迹红色资源优势,创新开展“现场教学+情景再现+体验互动”的红色教育课堂,激发投身新时代公安交管工作使命任务的强大动力。

  聚焦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为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建立健全队伍教育管理“四项机制”,坚持常态学习机制,确保交警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坚持工作闭环机制,落实从自我做起、从当下做起、从身边做起的工作理念,形成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良好工作氛围;坚持廉洁提醒机制,落实周提示、月分析、季研判工作制度,抓牢抓实从严管党治警各项措施;坚持全流程防范机制,做到执勤时防范安全伤害、警戒中防范自身安全、复盘下防范不公正不透明,切实维护公安交警良好形象。

  深化“四强”党支部创建活动,有效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典型选树、示范引领和正面宣传,确保全市公安交警队伍始终保持旺盛战斗力。

  坚持践行“四转变三不走样两提升”公安交管工作思路,驰而不息开展公安交管业务“一口清”竞赛、“一队一所一特色”创建和警务实战大练兵活动,针对性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比武竞赛、岗位轮换、观摩交流和外出考察等活动,努力消除“知识恐慌”,加快填补“本领赤字”。如今,一大批80后、90后接过交通安全管理“接力棒”,坚决扛起新时代公安交警职责使命,成长为全市公安交管工作中的中坚力量。

  狠抓从严治警转作风,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警主体责任,坚持严在平时、管在日常,常态化开展集体学习、廉政谈话和警示教育,坚决清除一切侵蚀队伍肌体健康的病毒隐患。

  牢固树立强基导向,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配备警用无人机、4G执法记录仪、移动警务终端等现代执法装备,交警支队高速公路各大队业务技术用房焕然一新,民辅警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显著增强,全市公安交警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持续提升。

坚持生命至上

交通事故平稳可控

  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路畅人安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公安交管部门的重要使命任务。

  面对道路通行条件差、隐患风险多、管理难度大等不利因素,在机动车、驾驶人保有量持续增长和警力保障不相适应的情况下,陇南公安交管部门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紧紧围绕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坚持整治与宣传同步、处罚与教育并重,协同联动发力,共治共建共享,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牵头抓总和协调推动作用,严格贯彻落实“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建成并推动全市193个交管站、794个劝导站和3167个交管室实体化运行,着力推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由“单打独斗”向“综合治理”转变、由“交警主导”向“政府领导”转变,全面落实“党政领导、部门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体系,有效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代化水平。

  针对辖区“五小车辆”交通事故频发高发、农村地区交通管理力量薄弱的实际,陇南公安交管部门深入研究解决农村路段事故多发难点问题,在每一起惨痛的交通事故中深刻分析研究,复盘人、车、路、环境交通要素原因,研发“五小车辆”临时管理号牌系统,实施登记一批、检验一批、报废一批、置换一批的车辆管理“四个一批”工作举措,推动实现车辆销售、登记、参保、检验、报废各环节全链条闭环管控目标,有效填补“五小车辆”从销售到登记期间的管理空白,最大限度消除和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农村交通管理力量薄弱、农村事故预防举措单一是长期以来制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原因,陇南公安交管部门积极探索交警中队与公安派出所“两警融合”警务机制改革,着力推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竭力打通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力量薄弱、延伸不到位的堵点。截至目前,全市98个派出所参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构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新格局,切实缓解农村交通管理力量薄弱难题,有效筑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屏障。同时,基层交警中队为社会治安防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员管控、宣传提示防范等工作提供情报信息和基础支撑,联合派出所切实发挥群防群治作用,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是预防交通事故的根本之策,更是推动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有力抓手。近年来,陇南公安交管部门积极携手新闻媒体、社会企业、公益组织等各方力量,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七进”“美丽乡村行”和交通安全文化等宣传教育活动,在坚守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借助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常态化传播交通安全知识,弘扬交通安全理念,积极开辟《乡镇领导谈交通安全》《警花说交通》等宣传专栏,交通安全宣传覆盖面和渗透力空前拓展,珍爱生命、守法明礼、自觉自发的全民交通安全新风尚正逐步形成。

  为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陇南公安交管部门牢固树立道路交通事故可防可控的工作理念,持续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严格落实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国省道、农村道路“四位一体”管控机制,强力推进路面秩序管控和交通隐患排查治理,密集开展各类交通安全集中治理专项行动,始终对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保持“全覆盖、全天候、零容忍”的高压严管态势,实现了连续12年未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较大交通事故逐年下降,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6年下降,牢牢掌握了交通安全管理主动权,交通事故高发势头得到彻底扭转,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可控。

厚植为民情怀

提升交管服务质效

  人民群众对公安交管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来自于安全畅通的出行体验及优质高效的公安交管服务。陇南公安交管部门深刻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需求在哪里,公安交管服务就要跟进到哪里。

  康县阳坝镇位于甘陕两省交界地带,境内山大沟深、道路崎岖蜿蜒,距县城80余公里,当地群众办理公安交管业务路途远、不方便、成本高。今年4月,康县公安局阳坝派出所建成机动车查验通道,这一难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当地群众可以在派出所办理车辆注册登记等业务,免去了往县城来回奔波的麻烦。

  不仅是在阳坝,今年以来,陇南公安交管部门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对标群众需求,聚焦焦点难题,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智慧赋能”工作思路,持续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在全市2个派出所和11个交警中队建成机动车查验通道,建成10家汽车类登记服务站和5家“五小车辆”登记服务站,积极协调市场监管部门,鼓励企业筹建8家“五小车辆”检测站,将服务触角辐射全市各县区中心乡镇和偏远地区,形成乡镇派出所、交警中队、登记服务站和车辆检测站“布局合理、相互补充、辐射带动”的公安交管服务架构。截至目前,成功办理15000余起公安交管业务,方便群众就近办理公安交管业务,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近年来,陇南公安交管部门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到公交交管服务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以初心不变的定力、沉着应变的智慧和主动求变的勇气,持续推进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努力满足群众所盼、发展所需,以高品质公安交管服务更好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联合社会力量,深度拓展“警企、警保、警邮、警医、警税、警银”合作,不断深化“互联网+”交管便民服务,多方引导群众下载安装交管“12123”APP,积极推行公安交管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全力兑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庄严承诺,初步实现结构合理、服务优质、具有陇南特色的车驾管服务新效能,公安交管服务更加便民惠民。

强化科技赋能

推进智慧交管建设

  陇南公安交管部门始终牢固树立“科技兴警”战略部署,聚焦出行更安全、道路更畅通、服务更高效、执法更规范的智慧交管建设目标,全面推进数据创新赋能、公路安全防控、城市道路管控、智慧警务监管、交管民生服务、科技支撑保障六项工程建设,持续完善智慧感知预警、指挥调度、勤务管控、业务监管、便民服务、宣传教育体系等内容,整合标注警车、警员、卡口、电警等位置信息,搭建指挥调度平台和执法记录仪综合管理平台,实现警情数据一个系统整合、指挥调度一张图上作业、应急处置一体联动运作,形成多层级多手段多场景的扁平化可视化调度体系,全市公安交管指挥调度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大幅提升。

  研发“五小车辆”零牌管理和无牌车辆信息采集管理等系统,深化公安交通管理集成指挥平台应用,积极发挥缉查布控系统效能,切实推动交通违法从“逢车盲查”向“精准打击”转型,交通管理从传统人海战术向“非传统非接触非现场”的现代警务模式转变,全市公安交管科技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

  建成479个高速公路、国省道卡口、1057个公共视频、292个执法取证设备、491个流量检测设备,建成2处高速公路气象预警系统、26处弯道会车预警系统和6处事故多发路段双向智能诱导屏,为实现“上下联动、深度参与、统一指挥、精准高效”的智慧警务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全市八县一区的“五小车辆”驾驶人智能化考试场,完全满足全市及周边省市群众的考试需求,实现了“五小车辆”驾驶人考试由人工评判向智能化评判的历史性转变,为全省建设“五小车辆”驾驶人智能化考试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供了宝贵经验。

  建成智能化、集成化公安交管业务监管中心,建立健全网上网下巡查、异常风险预警等机制,实现对公安交管业务事前备案监管、事中动态监管、事后倒查监管,确保业务下放到位、监管跟进有力、服务落地见效。

  突出“情报引领警务、科技引领实战”理念,建立健全“情指行”新型交通管理勤务机制,在数据融合上求突破,在一体贯通上提实效,在实战效能上谋提升,在便民利警上出实招,积极搭建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三张网”,形成一点布控、多点拦截的道路交通管理大勤务模式,实现对入陇车辆的精准管控和闭环管理,达到“入境即提示宣传”的精准服务,有效提升防范管控能力,全市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管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陇南公安交管部门广大民辅警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以忠诚的步伐、昂扬的姿态、过硬的本领和严明的作风彰显崭新风貌,坚守为民初心,忠实担当尽责,全力创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刘兵兵)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