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广武门派出所

发布时间:2023-08-18 09:26:48     来源:法治甘肃网

“小和谐”构建“大平安”

——记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广武门派出所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矛盾在一线化解、感情在一线联络、能力在一线培养、作风在一线磨炼、工作在一线推进、政策在一线宣传……近年来,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广武门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总结出“六个一”工作方法,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共创共建,警民同享幸福社区,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上升。

  自2020年被评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以来,广武门派出所先后荣获“集体二等功”“全市党建带队建基层示范单位”“全市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多项荣誉,全所立功受奖35人次。

微信截图_20230818092943

  民警开展治安巡逻。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供图

多元化解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这次终于不用担心下水堵塞了。”近日,居住在小北街“六尺新苑”小区居民李先生高兴地说道。

  广武门派出所辖区的六尺新苑小区,建成年代较早。多年来,因出租户较多,承租人在居住期间不注意下水使用导致卫生间下水经常堵塞,一、二楼住户被逼无奈,在自家卫生间下水管装置防堵阀,导致下水堵塞形成恶性循环,殃及到楼上其他住户,邻里多次协商沟通未果,经常因此事发生纠纷。

  民警程伟民知道此事后,主动联系到了七户房主或承租人,邀请社区书记、楼院长及小区内部分群众,在调解室召开协调会议,积极建言献策。经现场调解,一、二楼住户主动拆除了防堵阀;七户房主集资后找到专业疏通下水工人对每户下水管道及楼下住户管道进行了疏通,解决了下水堵塞问题。在场住户达成谅解、形成公约。

  与群众打交道、解矛盾、调纠纷,是程伟民锤炼多年的硬本事。派出所探索成立首个以民警姓名命名的警务室——“程伟民调解室”,在工作中程伟民总结出“借力一支队伍(调解员队伍)、共建一个平台(程伟民调解室)、落实一项机制(常态+定制)、秉承一颗公心(确保调解结果公平公正)”的“四个一”工作法,进一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使调解室成为化解矛盾的“连心桥”。

  截至目前,广武门派出所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辖区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呈连续下降趋势。

共创共建 同享幸福社区

  “哪位老师帮忙讲一下第八题”“请物理老师讲一下这道题”“请问老师第4题选C对吗”……热烈浓厚的学习氛围,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广武门派出所彭裔涵警务室的“新业务”刚开展,就受到了辖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参与。

  “各位居民好!我们组建了助学群,尽可能地为中小学生辅导作业和功课,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进群,孩子哪里知识薄弱,发给群里的志愿者来教,这么多志愿者老师,总有一种方式能让你的孩子听懂、学会。”近期,这则教辅“广告”在新华巷社区的居民群内刷屏了。

  社区民警彭裔涵在“义警联盟”中召集了一部分文化水平高、有教学经验的志愿者,商议开展“志愿助学”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一开始就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追捧和好评,不仅帮助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且缓解了家长们的焦虑,解决了燃眉之急。

  作为社区民警,彭裔涵将社区警务群防群治工作与志愿者服务工作有效结合,主动融入社工委,协调社区、企事业单位、党员、下沉干部和辖区居民加入“公安蓝+志愿红”义警队伍,帮助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普法宣传教育、治安秩序维护、校园安全保护等工作,用社区“小和谐”构建辖区“大平安”。

  “居民需要什么,警务室就想办法做什么。”这是民警彭裔涵对居民的承诺,也是她对自己的要求。

  为守好群众的“钱袋子”,广武门派出所构建以“反诈联盟”为基础,党政发力、数据借力、科技助力、群众加力、社会聚力的“五位一体”电诈防范治理新模式,邀请志愿者、保安、快递员等群众力量积极加入,广泛宣传“金钟罩”、96110平台以及典型电诈案件的同时,推出“反诈地摊”“反诈超市”等主题反诈活动,“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教育。今年以来,辖区电诈发案同比下降36.3%,群众安全感稳步上升。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