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平安新“枫”景 ——记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河西堡派出所

发布时间:2023-08-16 08:18:39     来源:甘肃法制报

近年来,永昌县公安局河西堡派出所倡导“用脚步丈量工作”的务实作风,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永昌样板,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河西堡派出所先后荣获省市县平安建设先进单位,2021年被省公安厅命名“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并荣记集体二等功。

联群众心结之“小爱”

“张警官,你好,我要去外地带孙子,我把房子租出去了,你们什么时候过来登记信息?”近日,家住河西堡镇银河路馨河花园的王大妈打电话询问社区民警。

河西堡派出所划分9个警务区,有城区警务区,也有农村警务区,每个警务区特点不同,辖区有一个国家级化工园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暂住人口管理是一大难点。部分群众不愿意提供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社区民警用他们特有的坚韧、无间的亲和力,一遍遍地上门,“跑断腿、说破嘴”,信息采集也水到渠成。

(AQEY,配图)绘制平安新“枫”景(24758316)-20230816082158

河西堡派出所昌河路警务区民警与昌河路社区网格员深入居民小区核实人口基础信息(5月23日拍摄)。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梁越 摄

解矛盾纠纷之“小事”

河西堡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相信“脚板”的力量,依托社区(驻村)警务室,促进“警格+网格”的深度融合,搭建起了“民力+警力”工作联络站。“管警长,明天我们去哪个小区?”一天走访工作结束时,昌河路社区第五网格长小赵问警务区警长如何安排明天的走访活动。

建立“微防范、微服务、微宣传”一体化警民互动微信群,社区(驻村)民警全部加入社区(村组)网格微信群,24小时收集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及诉求,竭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将线下线上有机结合,实时跟踪进度,形成了民生小事“格中办”、矛盾纠纷“格中解”的工作机制,“警网融合”彰显了基层治理新活力。

破影响民生之“小案”

河西堡派出所树立“民生小案不小看、件件用心办”的工作理念,最大限度快破案、多挽损。近两年来,该所累计破获盗窃、伤害等案件3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3人,侵财类案件发案连续下降,通过小案侦办带来了群众“大平安”。

办服务群众之“小件”

“小丽,头稍微抬高一点儿,看镜头,保持两秒,好嘞!”近日,随着“咔嚓”的拍照声,家住水管处家属楼的小丽在家中完成了身份证件照片的拍摄。小丽一级残疾,常年坐轮椅,行动不便,她的身份证即将到期,户籍民警主动上门为其办证,切实将便民利民举措落到实际行动中。

河西堡派出所还建成全县首个“一窗通办”窗口,落实好“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结”等措施,以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获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见习记者 鲜晓苏)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