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发布时间:2023-08-07 10:58:39     来源:法治甘肃网

免费领取限量游戏皮肤?不料银行账户被转空

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低价可获得‘限量游戏皮肤’,领取后钱会原路退回。”面对这样的诱惑,游戏爱好者尤其是未成年人难免会心动。但是,当你扫码付款后,对方称其公司“对公账户”被冻结,需要配合激活账户,否则会被起诉。受害者按对方要求,通过手机与对方屏幕共享,多次被诱导点开手机银行、微信钱包等软件,随后银行账户被转空……8月5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提醒广大市民群众注意防范虚假征信类、刷单刷信誉类、虚假领奖类、冒充熟人类等四类诈骗。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好证据,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

  案例一:虚假征信类

  近日,安某接到自称是某购物平台客服的陌生电话,称其之前在该平台开通学生身份认证,由于国家政策调整,需安某进行几笔小额贷款确定其征信良好,借出后立即还款便可修改身份认证。安某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在多家贷款软件申请贷款,并提现转账至对方指定的“对公账户”,转账后却无法联系到对方。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不要轻信陌生电话所说内容,如有疑问可拨打平台官方电话进行查询;一切要求刷流水、修改征信的都是诈骗。

  案例二:刷单刷信誉类

  近日,李某接到陌生电话称只需每日给短视频点赞即可赚取30-200元不等劳务费。李某信以为真,通过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刷单APP,在“客服”发来的操作步骤下进行刷单。5单任务完成后,对方向其转账100元。随后对方称可以升级做佣金更高的刷单,但必须3单起步,李某便垫付3000余元进行操作,对方称由于操作不当账户被冻结,以解冻账户为由诱骗李某继续转账。李某再次转账后依然无法提现。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双眼,时刻谨记网络刷单都是诈骗,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案例三:虚假领奖类

  近日,学生张某在直播间看到添加群聊即可领取限量游戏皮肤广告,加入群聊后群联络员告知其扫码转账19.9元即可获得皮肤,领取后钱会原路退回。张某扫码付款后,对方发来一张账户被冻结截图,称由于其是未成年人,转账后该公司“对公账户”被冻结,现需张某配合对方激活账户,否则会被起诉。张某按照对方要求,用其父亲手机与对方进行屏幕共享,多次被诱导点开手机银行、微信钱包等软件。多次操作后对方称账户已解冻,让张某删除聊天记录即可。其父查询手机时才发现自己的钱被全部转走。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未成年人切勿相信网上可以免费领取奖品或游戏皮肤的广告,如若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情况请一定询问自己的家长,将情况告诉家长。

  案例四:冒充熟人类

  近日,学生王某收到同学发来的消息,称家人遭遇车祸急需用钱,希望先借3000元支付住院费用,随后便会将钱归还,王某便给对方转账。次日,王某联系该同学询问其家人情况时,对方称账号被盗。王某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收到亲友发来的消息称需要转账或者垫付资金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应及时通过电话向亲友本人再三核实,确认准确无误后再决定是否转账。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