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老百姓“心坎上的派出所”
——天水郡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张教导员,你给咱们评评理!”近日,一早餐店的经营人员来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天水郡派出所向教导员张天生告状说:“环卫人员搞卫生赶走了他的客人。”
事情虽小,可张教导员丝毫不敢马虎,在耐心释法说理下,早餐店经营人员心平气和地走了。 在天水郡派出所,像这样的矛盾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天水郡派出所对“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秉持的是就地及时化解不上交。
近年来,天水郡派出所树立“派出所主防”理念,积极探索“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将“三变四防五融合”作为总体思路贯穿工作始终,而这一探索所带来的实践结果,则是辖区警情发案不断下降、治理能效不断释放、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的可喜成绩。
“背对背”辞别“手握手”
“所长,山水新城楼上楼下的张女士和刘女士又打110来,我和社区、司法所已经调解了两次啦,还是没有彻底解决。”近日,社区民警钱玮玮急匆匆地向天水郡派出所所长程东林汇报说。
原来张女士和刘女士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楼上的张女士搞直播带货,楼下的刘女士是一名会计,双方均认为对方制造噪声干扰自己的正常生活,剑拔弩张、互不相让。前期已经两次报警,出警民警进行现场调解,双方情绪有所缓和。
处警民警就将此矛盾纠纷登记录入到“派出所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并推送给社区民警,社区民警钱玮玮对矛盾纠纷回访后发现,矛盾并未彻底根除,于是会同司法所长、社区干部、物业经理进行调解,但效果不明显。
程东林安排矛盾纠纷“首席调解员”教导员张天生主持调解,并邀请律师、法官及司法所长、社区主任、物业经理参与调解。
张女士和刘女士经过调解团队多轮次“背靠背”“情理法”相结合的沟通交流,情绪得到了宣泄释放,双方最终“面对面”释怀,“手握手”言和。
自2021年以来,天水郡派出所通过“背靠背”“面对面”“网上+网下”等多种方式,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00余起。
反诈宣传无处不在
晚饭后人们开始出门纳凉,辖区锦绣苑小区人头攒动,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幕布。原来是天水郡派出所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及法治宣传“流动影院”。
幕布上播放着民警自己拍摄制作的反诈小视频及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视频,民警们还邀请网红进行直播宣传,台上台下民警与群众进行热烈互动,这样的宣传不仅在居民小区,还在辖区各烧烤摊点、啤酒广场等人员聚集场所举行。
据了解,派出所建立“反诈联盟工作群”、创新推出“11211”工作思路,拍摄反诈小视频、制作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预警提示。
与此同时,组织天水师范学院开展特殊的考试和一堂特殊的主题班会,出试卷、监考、班会主讲都是天水郡派出所的民警,试卷内容是《反诈能力测试卷》,班会的主题则是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法治进校园等等。同样的活动,在辖区26所中小学幼儿园、40余家较大企事业单位同步开展。
“下社区”变“在社区”
曹拜军是天水郡派出所莲亭社区民警,同时也兼任莲亭社区副书记,曹拜军的办公地点就在社区,由原来的“下社区”变为“在社区”,更好的服务辖区群众。
“我的一部苹果手机丢了,能不能麻烦帮我找一下啊!”7月8日早上7点,曹拜军接到一名田家炳中学学生求助电话。
接到电话后,曹拜军第一时间找到了该名学生,通过多方努力,最终在瀛池菜市场找到了捡到手机的人,成功找到了手机,该名学生对曹拜军连声感谢。
据了解,天水郡派出所目前已全覆盖建成一类警务室9个,护航企业警务室1个,高校警务室3个,医院警务室3个,公共复杂场所警务室3个,全力服务周边群众。
与此同时,天水郡派出所打造“1+3+X”社区警务团队,聘用“社区警务助理”71名,建立9支义务巡防队,延伸警务管理触角至社会治理末梢。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