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发布时间:2023-07-24 09:44:53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陌生短信发来中奖信息:“只需超低价,就能获得高价值的商品”。当看到这样的“优惠”时,大家难免动心,但当你点击进入,就一步步落入了骗子的圈套……7月22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提醒广大市民群众注意防范虚假中奖类、补贴退费类、冒充内部人员类、网络交易类等四类诈骗。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好证据,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

  案例一:虚假中奖类

  近日,王先生收到一条陌生短信,称“中奖一台车载冰箱,点击链接进行领取”。王先生便点击进入网页,看到了具体中奖信息,添加联系人后,对方告诉王先生,现对于这批“幸运”客户,内部开售车载冰箱只需29元。王先生觉得也不需要花多少钱,便欣然给对方转账,结果对方称王先生转账没有备注,需要重新操作。但由于第二次操作系统默认为老客户,必须先按原价2988元购买,下单后对方即退还2987元。王先生就再次转账,结果对方又称,王先生操作失误还需重新转账。王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不要相信来历不明的中奖信息,如需网络购物请认准官方平台;切忌随意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或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

  案例二:补贴退费类

  近日,张女士花费4000元在网上报了某培训班后,接到电话称要退还其学费,张女士按照对方的流程操作,向对方累计转账近10万元后,余额仍无法提现,“客服”以操作失误需要继续转账修复后台数据为由,诱骗张女士继续转账,张女士意识到被骗,遂停止转账。

  省反诈中心提示:接到退费陌生电话,不是直接将退款转入账户内而是要求先垫付资金或者转账的都是诈骗。

  案例三:冒充内部人员类

  近日,杨女士通过网络认识一自称是某公司工作人员,对方称其公司有内部9.2折话费团购的福利,可通过内部网站以9.7折出售给客户,可从中获利0.5个百分点的利润,杨女士觉得这个投资方式比较保险,遂充值了1万元话费。操作后果真发现有收益。杨女士便加大了投资力度,提现时却显示失败,杨女士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不要轻信网上陌生人的话,天上不会掉馅饼,贪心就是掉进骗子陷阱的最大弊病。生活中,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案例四:网络交易类

  近日,尤女士在某出售闲置物品平台发布了一则出售闲置ipad的信息后,有人联系尤女士,要购买尤女士的闲置ipad。尤女士让对方下单,对方却发来一个尤女士信用等级不足无法转账的截图,并发来一个网址链接,称“客服”说需卖家缴纳保证金他才可以支付订单。尤女士便通过链接扫码转账3000元,但对方称仍无法下单,还需尤女士进行信用提级,尤女士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网络交易需保持警惕,如称缴纳保证金、垫付信用费用才能进行付款的都是骗子。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