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守好未成人“安全线”

发布时间:2023-07-24 09:22:34     来源:法治甘肃网

  如火的七月,恰逢学生们刚放暑假,去户外野炊、去水边游泳、嬉水、垂钓等,为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康县公安局采取多项举措,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深化巡逻劝导 把牢防溺“源头关”

  “袁警官,都大半夜了,怎么还不休息呀?“是呀,这么晚了,你们还在河边夜钓,把人操心着,晚上家里也凉快了,都回吧,看到大家都平安,我们才安心呀!”

  长期以来,康县公安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认真做好防溺水各项工作,整合村社干部、“双协员”、“义警”等力量,成立镇、村两级防溺水巡逻队伍,采取昼夜巡护结合方式,在午后、深夜高频次到辖区重点水域劝阻夜钓、野泳,严防发生溺水事件。

加强物防措施 拧紧防溺“安全阀”

  “快过来,那边水深,不要再游过去了,你们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千万注意防溺水,水潭旁边有警示标志,这里水深,不允许游泳。”豆坝镇栗子坪村双协员谈丽霞在岸边向水潭中正在游泳的群众高声喊道。

  针对汛期即将来临,康县公安局各基层派出所提前排查危险水域,标注位置、建立台账,联合乡镇、学校、村社在每个水潭边栽设警示标语、悬挂禁止或限制游泳、嬉水横幅、放置救生竹竿等,用“小举动”、营造“大平安”。

打好宣传组合拳 紧绷防溺“思想弦”

  时至夜晚,老人、小孩在广场边乘凉,阳坝派出所民警快走几步,来到小朋友们身边,一边参与孩子们的游戏,一边不失时机的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受到广大家长、小朋友们的一致欢迎。

  针对近期高温天气,康县公安局紧盯“一老一小”, 驻村民警联合双协员、义警等切实加强对辖区务工留守人员中的老人、妇女、儿童的走访宣传,通过“院坝会、广场会、树下会、路边会”等形式,利用傍晚乘凉、夜晚广场活动等时机,向广大群众宣传防溺水事故典型案例,讲解防溺水知识。同时,通过宣传横幅、小喇叭、等形式高密度宣传防溺水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村群、朋友圈大力普及宣传各级防溺水知识,提醒家长、青少年绷紧防溺水“安全弦”,进一步提升宣传覆盖率。(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曹治 通讯员 饶剑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