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公安:创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品牌

发布时间:2023-07-21 11:42:00     来源:甘肃法制报

今年以来,武山县公安局聚焦主动创稳行动,以创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品牌为抓手,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形成特色鲜明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体系,努力实现从被动化解向主动排查、从事后化解向事前预防的“两个转变”,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平稳有序。

建立全域阵地

实现县乡村三级联调联处

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成立武山县公安局矛盾纠纷联调联处委员会,建立以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相关部门或乡镇的“3+N”大调解机构,调解化解全县重大疑难矛盾纠纷。15个乡镇成立以派出所、综治中心、司法所+乡镇相关单位的警民联调调解中心,调解本辖区重大复杂矛盾纠纷。社区(村组)组建以社区民警、驻村干部、村组干部、乡贤能人等为成员的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室,排查化解本社区(村组)各类矛盾纠纷,将灵敏的触角、灵活的方法延伸到服务群众、化解危机的末梢神经,确保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放大工作效能

健全完善排查化解体制机制

全县公安机关加强与县内医疗机构的密切协作配合,建立警医联动机制,开设“绿色救助通道”,对公安机关送往救助的受伤人员特事特办,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为压降衍生矛盾纠纷提供了坚实保障。全县中小学校配备76名法治副校长,社区(村组)落实民警兼任村“两委”副职制度,并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与网格、警格有机融合,极大提高了矛盾纠纷发现、调处、跟踪管理效率。制定武山县公安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考核细则、奖补措施、分流处置办法、三色预警规定、化解流程、工作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健全矛盾纠纷排查登记、分流移交、组织化解、事后回访工作台账,确保每一起矛盾纠纷做到全流程严密管理、有序分流、规范处置、高效化解、持续跟踪。

优化工作流程

构建一体化排查化解新格局

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紧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防范三个环节,坚持“三早一跟踪”工作法,采取“传统+科技”方法,通过公安信息平台、社区驻村民警、社区(村组)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排查梳理矛盾纠纷,并根据110接处警及时梳理分析当日纠纷警情,提前介入防范,细化处置预案,加强协同联动,切实做到“防范在先,处置在早”。前端分流处置各类已掌握的矛盾纠纷,采取人民调解、警民联调联处或委托相关调解组织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开展跟踪回访,确保每一起矛盾纠纷稳妥化解到位,不反弹、不回潮。强化考核监督,认真研究、积极总结近年来发生的矛盾纠纷特点规律,针对性制定化解策略和方法措施,紧抓关键因素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震慑。(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