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护平安
——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东关派出所走出一条群防群治特色之路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近年来,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东关派出所主动顺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新期盼新要求,在认真汲取“枫桥经验”精髓的基础上,打造形成了“1+2+X”社区警务团队运行模式,创新完善了“11333”矛盾纠纷联调联解机制和“12345”平安建设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群防群治特色之路。
“群众家门口”社区警务室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东关派出所成立5个“群众家门口”社区警务室,社区民警全天候入驻,接待帮助救助群众,开展法律咨询等各项业务。
3月30日,社区民警张旭兵入户走访时,又一次来到八旬独居老人张太太的家中,老人听力不佳,眼看屋子里积满了一脚深的自来水但她浑然不知,见此情形,张旭兵脱掉鞋子挽起袖子,先关掉水龙头后拿起脸盆笤帚清理积水,忙碌了近一小时才清理完毕。
离开前又给老人千叮嘱万嘱咐生活注意事项,老人眼含热泪目送他离开。“只要老百姓满意再苦再累都值得。”张旭兵笑着说。
据介绍,东关派出所规范综合室、值班室、户籍室、警务室窗口单元运行,全面落实就近办、一次办、马上办、上门办、简化办、容缺办、预约办、彻底办制度。
“黄橙红”三色化解矛盾纠纷
“对排查到的矛盾纠纷按照风险评估情况划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个等级。”东关派出所所长王晨说,一般性、初始化、容易调解的矛盾纠纷为黄色矛盾;多次反复但意愿单一或相对复杂的矛盾纠纷为橙色矛盾;积怨较深、涉及经济纠纷以及多次化解多次反复等复杂的矛盾纠纷为红色矛盾。
据介绍,东关派出所针对“辖区学校、医院、金融网点、老旧小区、拆建楼院多,矛盾纠纷也多”的治安特点,完善“11333”矛盾纠纷联调联解机制。
专群结合筑牢平安防线
“张警官,我们小区最近来了一个陌生男子,有点古怪,感觉有问题。”前不久,社区民警张旭兵和网格员刘丽霞、综治员何芳芳等巡防队员在十方堂社区开展入户走访和政策宣讲时,热心居民李大妈来到队伍中间向张旭兵反映说。
说完后,李大妈给民警看了自己拍摄的照片,望着照片,张旭兵突然想起最近所里收到了一份协查通报,有个叫南某彬的逃犯和此人有点相似,于是张旭兵一边向派出所报告,一边在李大妈的带领下,与巡防队员来到了该男子的住处,敲开门后发现屋里一片狼藉,经过核查身份信息,果然是逃犯南某彬,于是张旭兵与巡防队员对南某彬进行了劝导,半小时后,南某彬跟着巡防队员来到了东关派出所进行投案自首。
“组建了‘东关枫警’新型社区警务团队。制定了团队核心骨干‘日联系、周通报、月会商、季例会、年培训’制度,明确了团队社情民意的搜集员、治安秩序的巡防员等职责,平时分块、应急一体、战时融合,实现平安不出事。”王晨说。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