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枫桥经验”焕发基层治理活力 ——七里河公安分局小西湖派出所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3-07-14 08:58:27     来源:甘肃法制报


近年来,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小西湖派出所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焕发基层治理活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全所刑事案件总数同比下降42.48%,行政案件总数同比下降5.71%,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

群防群治守护平安

结合辖区治安状况,小西湖派出所紧扣“主防”要求,强化“主防”理念,塑造“预防”警务体系,落实“主防”责任制度。

(QEY配图1)让“枫桥经验”焕发基层治(23915259)-20230714090405

近日,民警在黄河风情线大景区巡逻。七里河分局小西湖派出所供图

据小西湖派出所所长周海鹏介绍,派出所还组建了一支由社区民警带领,以社区党员、网格员和保安员、社会志愿者、退役军人等为补充力量的“西湖蓝盾”义警队伍,协助社区民警开展治安巡逻、排查风险隐患以及开展防火防盗、反电诈、校园安防等宣传教育,构筑起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2021年4月,义警队员王汝宏在工作中发现,七里河区建工中街某小区一居民行为可疑,随即上报社区民警郭勇。

“接到义警上报的线索后,我们立即对信息进行核查,发现此人为命案犯罪嫌疑人。”郭勇回忆说,“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准确位置后,在分局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指挥下,派出所民警联合刑侦大队将嫌疑人成功抓获。”

(QEY配图3)让“枫桥经验”焕发基层治(23915273)-20230714090355

民警向市民宣传防电诈知识。七里河分局小西湖派出所供图

据统计,今年以来,小西湖派出所78个“蓝盾工作站”680余名义警累计开展法治宣传160余次,救助服务群众500余次,协助民警抓获违法人员23人,真正成为派出所守护平安的新生力量。

尽早尽小化解矛盾

近日,居民马大姐前往小西湖派出所警务室反映,邻居金某的女儿用指甲油将其门锁损坏,两家因此闹得很不愉快。值班民警详细了解情况后,启动联调模式,经过社区民警郭勇、人民调解员马丽和网格员李国民的耐心调解,金某对女儿损坏邻居马大姐家门锁的行为赔礼道歉,并赔偿了损失,双方握手言和。

“为排查发现、调处化解治安类矛盾纠纷,我们积极引导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风险化解在初始和萌芽状态。”小西湖派出所教导员王方雄说。

小矛盾关乎大和谐。小西湖派出所始终坚持警民联调,注重源头治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在做好定期入户排查和接警认领处置工作的基础上,广泛推开“人民调解员+社区民警+网格员”的警民联调模式,大幅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质效,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300余起。

2023年4月,随着七里河公安分局17个派出所驻所人民调解室挂牌启动,小西湖派出所在已建成的6个社区警务室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警务工作站,29名民辅警被区司法局聘任为人民调解员,成功调处化解了一批邻里纠纷、经济纠纷和家庭纠纷。

用心用情服务群众

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小西湖派出所持续加快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完善多部门信息共享制度,推行“指尖办事”,真正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

“真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证件,你们警察办事的效率真是太高了……”近日,张大妈拿到居住证时感慨道。

原来,6月14日,张大妈在小西湖派出所理工大社区警务室警务公开栏找到社区民警的电话,咨询了办理居住证的相关事宜。细心的社区民警了解到张大妈常住辖区内某家属院,由于户籍在外地,办理医疗费报销手续时需要提供居住证明。

“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我们上门为老人采集了信息,第一时间录入上报,很快帮老人办好了证件。”理工大社区警务室民警石光林说。

记者了解到,小西湖派出所科学调整窗口设置,完善窗口服务措施,规范服务流程,实行一窗式通办、一站服务,精简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期限。同时,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一站服务事项增办边境证、出入境、治安业务,进一步方便了群众。

今年以来,小西湖派出所大力推行“微信+上门”服务模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其中,仅户籍窗口通过电话和微信指导群众办理业务1100余人次,上门服务178余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