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二批“枫桥派出所”临泽县公安局平川派出所侧记

发布时间:2023-07-13 19:27:42     来源:法治甘肃网

警务围着民意转  民警围着百姓转

——全国第二批“枫桥派出所”临泽县公安局平川派出所侧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安学海

  盛夏七月,绿植葳蕤;河西走廊,郁郁葱葱。临泽县平川镇近10万亩优质制种玉米进入重点管护期,平川镇制种玉米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开始除草、无人机植保、测土配方施肥等田间管理,精心培育优质玉米良种,广袤的临泽平川大地上,一幅幅夏忙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老哥,农药买全了吗?发现伪劣产品要第一时间报警,耕作时注意安全……”7月5日,甘肃省临泽县公安局平川派出所启动田间警务护耕作模式,了解制种玉米长势情况,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每天都能看到民警的身影,给足了我们安全感。”三二村村民刘德兴说。

  近年来,临泽县公安局平川派出所民警辅警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取得了“命案零发生”“执法零过错”“服务零投诉”“民警零违纪”“矛盾零上交”的“五零”工作成效。平川派出所先后荣获三等功及嘉奖10余次,被命名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先后获得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坚持固本强基

织牢平安建设“防护网”

  平川派出所作为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他们以“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为目标,创新社区警务机制,按照“一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将警力推向村社、推向群众、推向治安要素汇集点,先后采集信息43227条,启用二维码门牌6146个,实现了治安要素应管尽管。

  “我们以镇村社三级管理网格为依托,积极吸纳联防队员、治安户长、网格员等力量,组建镇村社三级义务巡逻队13个,推动建立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七项联动机制。”平川派出所所长苏振涛介绍,他们下大力整合资源,实现24小时立体防控,极大提升了打防效能。

  小案不小看,快破惠民生。一次,辖区群众蔬菜大棚内的两个水桶被盗,接到报警后,民警很快便锁定目标抓获嫌疑人,并通过这起小案件,对辖区小偷小摸等不法行为起到了有力的震慑,辖区内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3%和28%。

  这份平安祥和的背后,是平川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多年以来夯实基础工作的生动写照,他们牢固树立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两大理念,紧紧围绕县委致力建设 “平安临泽”为目标,强化职能、创新方式方法、加大维稳执法力度,不断开展专项严打整治行动,快速合法地处理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一方和谐稳定的治安秩序。

做实源头治理

筑稳矛盾化解“压舱石”

  矛盾调解工作做得怎么样?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如何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到百姓心坎里,辖区十年来没发生过有影响力的案件,他们靠的是什么?

  基层派出所大部分的行政、刑事案件都是因矛盾未平而激化,平川派出所把调解好矛盾纠纷作为降低案发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矛盾化解用力点在于一个‘解’字,我们不仅仅是化而平息,更在于解开心锁,利用辖区矛盾化解优势,推动建立了‘金舌头’调解室,聘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担任派出所调解顾问,成立‘五舌’调解团,设立‘五舌’调解法,邀请法官、律师、‘五老’协助调解矛盾纠纷。”苏振涛说。

  因此,临泽县公安局平川派出所采取“庭所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治安户长调解等举措,形成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他们根据辖区纠纷特点、事发因素、难易程度等将矛盾纠纷分为五个等级,并根据调解员性格特点、群众关系、知识结构等将调解员划分为金银铜铁锡五种调解类型。金舌善辩、银舌善论、铜舌善圆、铁舌善稳、锡舌善静,根据不同矛盾纠纷,指派不同调解员进行矛盾调解,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目标,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

  2022年4月23日,因为琐事纠葛,辖区群众桑某某将邻居重新铺设的地膜撕毁,民警及时处警,并受案查处。在民警杨正海与多方共同努力下,最终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一起长达1个多月的土地纠纷得到有效化解,防止了矛盾升级恶化。

  与此同时,平川派出所打造“建立一个中心、建强一支队伍、完善一套机制”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三个一”模式,在平川镇建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吸纳乡贤能人、治安户长等社会力量组建联调队,完善排查、介入、联调、评晒、回访机制,做实做细事前防范、事中处置、事后跟踪,真正掌握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主动权。近年来,已先后成功调解各类治安纠纷3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7%,化解疑难、复杂纠纷60余起,建立起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纠纷化解新格局。

真情利民惠民

共绘警民关系“同心圆”

  多年来,平川派出所牢固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理念,贴心服务“零距离”,彻底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他们依托“临泽公安”微信公众号、微博、便民微信群等平台,实时发布辖区发案预警提示、防范措施、案情通报、政策法规及便民惠民举措等,实现情况在群众中掌握、形象在百姓中树立,警民之间交流互动更加亲密和谐。积极入户走访听取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采集基础信息,积极为民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确保公安系统“放管服”便民利民措施落实到位。坚持事前防范、事中处置、事后回访。截至目前,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0余起,行政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7%,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83%,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目标。

  与此同时,平川派出所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契机,实行省心、放心、齐心、安心的“四心”服务措施,不断促进和谐警民关系。落实便民利民措施让群众省心,派出所积极打造“阳光服务”窗口,提供预约服务、代办服务、上门服务、错时延时服务,架起了警民直通连心桥。

  不仅如此,平川派出所着力打造百姓家门口“警务室”,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深入开展“一标三实”工作,充分发挥治安户长防护作用,提高“见警率、管事率、稳控率”。强化内部安全防范。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大对企事业单位及村社、场所的安全防范措施检查监督,督促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我们通过完善巡防机制,加大对早晚高峰、人员密集时段、重点场所的巡逻密度,强化对居民区、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等区域、部位的有效控制,努力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平川派出所教导员李海春说。

  “苏所长,又去排查线索啊?”房前乘凉的杨大爷笑盈盈地问。傍晚时分,忙完农活的左邻右舍围坐在一起拉家常,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小镇临泽县平川镇,静谧和谐,百姓安居乐业。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