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为民情怀融入每一件小事
——记“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周家坝派出所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曹治 通讯员 饶剑
“张婆婆,您在屋里吗?”
“小秦来了,我正在烧面茶,你刚好赶上头一盅。”
康县公安局周家坝派出所民警秦毅学接过张婆婆手里的茶,边喝茶边拉家常。随后,秦毅学带着张婆婆到村医务室,买了药送她回家,并叮嘱说:“一定要按时吃药,有啥事儿就给我打电话。”
近年来,康县公安局周家坝派出所以“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背包警务”为载体,把为民情怀融入每一件小事,在为民排忧解难中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改革创新派出所警务模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2022年5月,周家坝派出所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 打造“红色警营”
周家坝派出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打造“红色警营”,夯实战斗堡垒,创建“警营党旗一片红”的基层所队。同时,进一步强化同社区、村、企业单位党建联创,全所5名社区民警进入村委班子,以党建融合推动“平安联创”。近三年来,全所立功嘉奖28人次,先后被评为全市公安机关践行“枫桥经验”标杆派出所、“全省公安机关党建带队建示范单位”“全省公安机关优秀基层单位”。
周家坝派出所积极构建“专群结合、智慧安防、要素管控”的群防群治模式,牵头组建46支村社、单位治保组织,成立3支22人的“平安义警队”,选聘34名治安积极分子为“双协员”,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治安巡逻等,进一步推动“警格+网格”双网融合,实现警务前移、群防群治、平安到村。
多元化解 源头防范风险
“真是太不容易了,感谢你们,帮我把赔偿问题解决了。”当董某某拿到赔偿协议时,再三对民警表示感谢。
4月8日8时30分,陈某某驾驶重型自卸货车从平洛镇高速路口前往董湾村方向时,车辆失控侧翻于路坎下,造成董某某房屋、部分家具损坏。事后,双方就赔偿事宜多次协商,均未达成协议。周家坝派出所积极联系太石乡司法所、周家坝法庭工作人员,先后三次深入董某某、陈某某家中就赔偿事宜进行调解。经过近一个月的调解,最终于5月17日达成调解协议。
为全力化解矛盾纠纷、深化源头防范,周家坝派出所建立由乡镇党委政府包片领导、派出所负责人、司法所负责人、村社干部、双协员以“五位一体联合调解”机制,组建了专业调解队伍5支,以“微距离、微服务、微调处”的“三微”工作法,全力化解家庭、邻里间的“小疙瘩”。同时,组建“移动网上调解室”开展更为便捷的矛盾纠纷调处。今年以来,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7起,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
便民利民 把服务送上门
“自从派出所建成查验通道,不仅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路费,让我们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放管服’带来的便利。”驾驶人林某某说。
周家坝派出所率先建成全省首个由派出所承建并办理业务的机动车查验通道,极大地方便了康县、武都区、成县、西和县临近4县8个乡镇的群众就近办理车辆注册登记、检验等车驾管业务。今年来,该所为相邻4县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348笔,出入境业务22笔,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同时,建立“移动网上警务室”35个,将群众所需通过指尖服务到家,并深入推进“背包警务+田园警务”,把宣传防范“背”下去,把线索信息及群众所需“背”上来,把应对措施和服务“背”下去,把群众对公安工作意见建议“背”上来,真正把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