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治安环境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石峡派出所多点发力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曹治 通讯员 马高强
今年以来,西和县公安局石峡派出所认真落实主动创稳行动各项措施,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使辖区社会治理由“被动化解”向“主动创稳”转变,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撒好“排摸网” 做到心中有数
石峡派出所坚持“排摸工作不放松,预防调解早介入”的原则,高效利用基础信息采集、百万警进千万家、结对帮扶关爱行动等深入基层、接近群众的有利契机,对14个行政村民间借贷、婚恋纠纷、地界纠纷等矛盾纠纷线索进行拉网式排查收集,按照风险等级,分批分类,记录在案,制定化解工作“作战图”和隐患信息“一览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留死角。
按照“一事一档”“一事一策”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根源、症结、风险等进行综合评估,对矛盾纠纷当事人进行走访调查,对风险等级较高的矛盾纠纷进行稳控和疏导,高效掌握双方矛盾的争议点和契合点,找准化解纠纷“风向标”,切实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策。
打好“组合拳” 做到就地化解
石峡派出所联动镇政府、综治中心、司法所多方力量,按照部门职责和矛盾纠纷涉及领域进行合理划分,确定主要调解部门,找准矛盾纠纷症结和成因,职能部门高效配合,有的放矢,依法依理解决群众诉求,高效及时化解矛盾,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切实将隐患化解在未然,消除在萌芽阶段。
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双协”管理员人熟、物熟、情况熟、接近群众的有利条件,对风险等级较低的矛盾纠纷,通过群防群治力量,通过宣法律、谈人情、讲道理等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开展工作,巧妙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未然、消除在初始阶段。
念好“宣传经” 做到预防在先
结合农村群众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民警通过进企业、进村社、进校园、进广场等多样的宣传形式,利用充满“泥土味”和“接地气”的普法宣传形式,以案释法,综合施策,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从根源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宣传范围广的特点,通过“三微”平台和短视频图文并茂的形式,向群众宣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潜移默化地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培养群众遵守乡规民约,发扬邻里友爱、互帮互助良好社会美德,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走好“回访路” 做到彻底化解
按照“谁排查、谁化解、谁跟踪、谁回访”的工作原则,对已化解的各类矛盾纠纷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回访跟踪,多层面、多角度听取当事人的诉求,掌握当事人的思想动态,密切关注调解后的发展演变,防止矛盾纠纷化解不彻底、解决不到位而出现“死灰复燃”现象发生。
从和谐邻里关系和构建平安辖区的角度出发,联动相关职能部门,有倾向地对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帮扶改善,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从根源上解决因地界硬化、排水隐患等问题,巩固化解成果,解决实际问题,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加油助力。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