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公安发布反诈指南 依法守护考生家长“钱袋子”

发布时间:2023-06-09 11:27:53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借高考之机编造各种诈骗“套路”,准备将“黑手”伸向考生和家长。为此,兰州市公安局整理了几种诈骗分子的常用伎俩,依法守护考生和家长的“钱袋子”。

  陷阱一:陌生链接不要点 信息窃取要注意

  诈骗分子通过一些不法手段拿到考生的信息,将带有木马链接的虚假查分网址的短信发送到学生及家长的手机,只要点击进入,木马病毒便会自动植入手机,从而获取手机所关联的银行卡等信息。不法分子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就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等方式非法获利。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陷阱二:书山有路勤为径 “内部指标”不可信

  诈骗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有“内部指标”名额,有办法“折分录取”,或争取到特长生加分,让考生录取到该院校,以此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国家的招生政策都是公开透明的,有严格程序和要求,对自称有“内部指标”的人绝对不能轻信,更不能轻易向他们交纳所谓的信息费和好处费,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费用,凡以收取信息费、录取费的,切勿相信。

  陷阱三:保证录取不可信 “录取通知”有陷阱

  一些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获取考生信息,仿照招生学校网址制作假网页发布虚假录取信息,寄假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费、教材费等费用打入其指定的银行账户进行诈骗。

  警方提醒: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要通过正规的高考招生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或者通过报考的院校核实录取情况,核实清楚后再汇款,谨防上当受骗。

  陷阱四:出国留学别踩坑 非法中介无信誉

  一些非法中介机构虚构和国外高校有合作关系,吹嘘自己能够“走后门”,通过虚构关系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 以此诈骗钱财。

  警方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要通过正规渠道咨询、办理出国留学事宜,不能盲目相信所谓的“快速办理留学”广告,在缴纳费用时一定要谨慎,不要被所谓的优惠折扣蒙蔽了双眼,切实提高反诈意识。

责任编辑:韩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