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人”取保?“差价”购房?都是诈骗财物
安宁警方破获2起诈骗案挽损30余万元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近日,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紧盯群众深恶痛绝的诈骗财物犯罪,持续发力、深挖细查,成功破获2起诈骗他人财物案件,带破相关系列案件1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经过积极追赃挽损,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
“捞人”捞进看守所
2022年11月,家住安宁区的严先生收到了来自外地公安机关的刑事拘留通知书:其子因涉嫌犯罪被依法刑事拘留。严先生顿时慌了神,“儿子从小到大没受过苦,进了看守所时间长了可怎么受得了”。随后,严先生与朋友商议对策,并在朋友介绍下认识了黄某。黄某信誓旦旦地称“捞人”不是问题,可以帮助办理取保候审,但需要一笔钱来“打点”。严先生信以为真,于是多方借款筹措钱财,在2023年2月至4月期间,先后多次向黄某支付现金23万元。随后,静候黄某“捞人”成功。
2023年5月中旬,严先生的儿子被外地检察机关依法起诉,严先生傻了眼,当他向专业律师咨询时,律师告诉严先生其儿子所犯的罪行完全不适用取保候审。严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随后来到安宁分局刑侦大队报案。5月27日,办案民警将犯罪嫌疑人黄某抓获归案,黄某对诈骗严先生23万元人民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黄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差价”差丢购房款
2022年1月,打算定居安宁区的南先生在寻找房源时,认识了自称房产中介的倪某。在南先生看来,这个倪某神通广大。因为在向南先生推荐房源的时候,倪某还帮其“差价”购入了一部“水果”高端手机。随后的一年里,南先生在倪某的“热情服务”下,相信了倪某“差价”让利、以低于市价近1/2的价格购入房产的建议,并按照其要求,在2023年1月至4月先后数次向倪某的微信和其指定的账户上转入购房款17万余元。未曾料想到,拿到钱款的倪某却隐匿消失了,经朋友提醒后,南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2023年5月初,安宁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接到南先生的报警后,办案民警很快便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倪某。讯问中,民警怀疑倪某还另有隐瞒,于是进一步加大讯问力度,开展案件串并,发现倪某还以帮助他人介绍工作等为由,多次诈骗他人财物,现已查证落实同类案件10余起,涉案金额近百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倪某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之中。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