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公安: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发布时间:2023-05-29 10:46:42     来源:甘肃法制报

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康县公安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侧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曹治 通讯员 饶剑

“多亏了公安民警的及时帮助,让我没有耽误工期也没有造成更大经济损失,真的太感谢了!”近日,康县寺台镇罗湾村李坝社沙场负责人将一面锦旗送到康县公安局大堡派出所表示感谢。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为群众办实事’,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份承诺,每一次伸出援手,每一次真心相助,都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最好解读。”大堡派出所所长张忠说。

2023年以来,康县公安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为民情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注民情 积极服务救助

4月13日,赵某来到阳坝派出所向值班民警求助:“我的手机装在手提袋挂在摩托车扶手上,骑行过程中,发现手提袋不见了,手机绑有银行卡,我很担心,请你们帮忙找一下。”根据赵某提供的线索,民警立即调取了监控,在耐心细致的视频巡查中,发现了赵某掉落的手提袋被人捡拾的画面。民警立即寻找捡拾手提袋的女子,成功找回了手提袋和手机。4月15日23时许,迷坝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其14岁儿子因眼镜损坏怕挨训,从家中出走,至今未归,请求民警帮助寻找。民警第一时间组织村社干部、双协员及当事人亲戚朋友一起分析孩子可能躲藏的地方,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寻找,终于在一居民旧房家中找到安全无恙的孩子。随后,民警将其交给家长,均表示非常感谢民警的及时帮助。

结合求助和寻找遗失物类警情增多的实际,康县公安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载体,将“小事”当“大事”来做,积极开展遗失物品寻找、走失人员救助,上半年为群众找回遗失物等服务近百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万余元,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和感谢信百余份。

保障民生 护航经济发展

“警察同志因群众拦路,我们没法施工。”接到警情,民警迅速出警。5月15日,康县城关镇三官村部分村民,因高速公路施工造成房屋受损,项目部及城关镇工作人员多次劝说讲解政策,群众始终不肯离开,民警了解情况后,从讲政策、讲法律、护民生、护发展的角度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讲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为全力护航康县经济发展,康县公安局深入开展“平安工地、平安企业”创建工作,抽调60名民警入驻辖区各个企业,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并主动靠前服务,当好企业运营“勤务员”、经济发展“护航员”,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及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助推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解决民事 共享幸福生活

“警察同志赶紧来看一下,这两人怕要打起来了。” 5月17日,迷坝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经了解,2008年镡某某联合四家共同出资修建道路,邻居张某某拒绝承担费用,却在使用此道路。2022年,张某某在修建田间道路时,占用镡某某大量土地。2023年5月,镡某某挖断此路并放置障碍物阻止张某某通行,为此二人发生激烈争吵。民警了解情况后,通过实地勘查、走访周围邻居,民警联合村干部、双协员分别对双方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法律法规,经过三天“车轮式”调解和劝说,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这起长达15年的邻里矛盾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为全力创建平安和谐幸福乡村,康县公安局充分发挥义警、双协员、网格员等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对邻里、家庭、涉企纠纷等“小矛盾”“小隐患”“小纠纷”,及时调处、及时化解,实现平安乡村“共治共建共享”机制,形成“民生事大家办”的良好氛围,持续擦亮“人民公安为人民”这块金字招牌。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