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群众需求 办好民生实事
——陇南公安交管部门悉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曹治 通讯员 刘兵兵
“希望对医院门口接送群众就医的出租车延长停车时间。”
“建议对外地车轻微违法只警示不处罚”
……
近日,陇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织召开开门评警恳谈会,特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部分行业代表驾驶员共同为全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建言献策,在场的全体交警虚心听、详细问、认真记,近两个小时,收集27条意见建议,直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是陇南公安交管部门落实“三抓三促”行动的一项具体举措。
连日来,陇南公安交管部门汇总梳理意见建议,对照问题清单狠抓整改,持续优化柔性执法举措,将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未随车携带驾驶证行驶证等18类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免予处罚,用实际行动传递法治温度。
针对“停车难”问题,陇南公安交管部门联合住建等部门持续排查摸底和调研论证,坚持“因地制宜、一路一策、应设尽设”原则,增设小型汽车类停车泊位662个,施划摩托车、电动车停车位1274个,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停车需求,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安交管服务带来的变化、实惠和温暖。
“没想到在这里就能办,现在很方便。”3月20日早上,家住文县碧口镇白果村的郭师傅连声感谢。让郭师傅意外的是在碧口交警中队就能上牌登记,免去了来回跑6个小时180公里到交警大队的路程。
一直以来,陇南市因受地理环境影响,境内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五小车辆”及驾驶人占比大,但农村地区公安交管服务相对比较薄弱、服务网点少、开办业务少,群众办理公安交管业务路途远、成本高、不方便。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陇南公安交管部门巩固去年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成效的基础上,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智慧赋能”工作导向,持续将公安交管服务向农村延伸,截至目前,建成5处交警中队“五小车辆”查验通道和13家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授权13个基层乡镇交警中队开办车驾管业务,98个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积极探索推广农村派出所、交警中队“两警融合”警务机制改革,构建“建制交警中队管线、公安派出所管面”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新格局,切实实现警力下沉、服务靠前和群众满意,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公安交警力量。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