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社会稳定基石
——静宁城关派出所化解矛盾保民安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近年来,静宁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理念,通过抓基层,筑基础,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全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治安清查常态化织牢安全“防护网”
关口前移、防微杜渐是“枫桥经验”的重要特征。城关派出所树牢“主动警务”理念,城关派出所重点围绕情报预警、排查掌握提升发现能力。加强情报预警。积极组织治安户长,对辖区单位、场所和村社开展全方位排查工作,落实常态性滚动排查,广泛收集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各类信息,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拓宽排查深度。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契机,组织民警“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开展排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实现了“小事快报、大事急报”。强化沟通协调。组织辖区企业单位、个体商户、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建立了微信群,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沟通联系,全面收集社会不稳定动态,确保各类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掌握、及时妥善处置。近年来,城关派出所辖区刑事、治安警情呈逐年下降态势。
化解矛盾促和谐 调解纠纷保平安
3月4日,城川镇红旗村的周女士报警求助称其丈夫打了她,请求派出所出面处理。城关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安抚其情绪并询问具体情况,民警快速分清责任,从他们多年的情感方面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双方均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自愿和解。
近年来,城关派出所强化入户宣传,如遇有矛盾纠纷类警情,民警即为现场调解员,第一时间启动调解程序,对没有造成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案情简单、群众要求调解的矛盾纠纷和治安纠纷,采取综合协调、法律引路、情理疏导等多种调解方法,使小矛盾、小纠纷在现场得到妥善解决,一般性矛盾纠纷也争取化解在基层萌芽状态。从“小纠纷”调起、从“小困难”帮起、从“小事情”做起。截至目前,救助服务150余起,其中帮助群众找回遗失物20余起,找回走失儿童30余人,救助酒醉者40余人,群众赠送锦旗16面,送证上门10次。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