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
在近日省公安厅召开的全省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推进会暨全省推进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动员部署会上,为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临泽县公安局平川派出所进行了授牌。
近年来,临泽县公安局平川派出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为目标,取得了“命案零发生”“执法零过错”“服务零投诉”“民警零违纪”“矛盾零上交”的“五零”工作成效。该派出所先后荣获三等功及嘉奖10余次,被命名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荣获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擦亮党建品牌打造全面过硬“桥头堡”
作为临泽县树立的党建示范点,平川派出所不断丰富“金盾尖兵”党建品牌内涵,着力打造坚强战斗堡垒,被县委授予“枣乡先锋号”荣誉称号。派出所党支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党员民警深入村社、田间地头,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
民警调处化解一起矛盾纠纷,当事人握手言和(资料图)。 平川派出所供图
前不久,刘某与桑某在平迁整地时因占地挤埂一事闹得不可开交,本是关系要好的街坊邻居,却闹到了派出所。社区民警杨正海详细了解情况后耐心地疏导,最终双方握手和好。
“派出所所长和司法所调解员给我说法理、讲事理、谈风俗,我还有啥想不开的。”桑某一边签字一边说,“这次调解有你们参与,我放心,就按调解书上的办。”刘某表示两家共让出六尺田地当作田间通道。
坚持固本强基织牢平安建设“防护网”
平川派出所创新社区警务机制,按照“一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将警力推向村社、推向群众、推向治安要素汇集点,实现了治安要素应管尽管。以镇村社三级管理网格为依托,积极吸纳联防队员、治安户长、网格员等力量,组建镇村社三级义务巡逻队,推动建立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七项联动机制。同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盘活公共安全视频资源,11所学校全部安装一键报警装置,实现24小时立体防控,有效提升了打防效能。
近日,平川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贾某报警称,其蔬菜消毒大棚内的两个水桶不见了,请求处理。接报后,经民警查看公共安全视频发现,一个可疑男子驾驶三轮车将贾某消毒室的水桶盗走。驻村民警汪世锋与值班民警一起走访排查,经过进一步缩小范围,最终将嫌疑人杨某抓获。虽是一件“小案”,但对辖区“小偷小摸”等不法行为起到了有力震慑作用。去年,平川派出所辖区内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3%和28%,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民警走进田间地头,协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宣传安全常识(资料图)。平川派出所供图
做实源头治理筑稳矛盾化解“压舱石”
平川派出所打造“建立一个中心、建强一支队伍、完善一套机制”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三个一”模式,在平川镇建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吸纳乡贤能人、治安户长等社会力量组建联调队,完善排查、介入、联调、评晒、回访机制,做实做细事前防范、事中处置、事后跟踪,真正掌握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主动权。
2022年4月23日,因为一些琐事纠葛,桑某某将邻居重新铺设的地膜撕毁,平川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受案处理。在民警杨正海与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这起土地纠纷得到有效化解,防止了矛盾升级。近几年来,平川派出所先后成功调解各类治安纠纷3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7%,化解疑难、复杂纠纷60余起。
真情利民惠民共绘警民关系“同心圆”
平川派出所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契机,实行省心、放心、齐心、安心的服务措施,不断促进和谐警民关系。落实便民利民措施让群众省心,派出所积极打造“阳光服务”窗口,提供预约服务、代办服务、上门服务、错时延时服务,架起了警民直通连心桥。做实惠民宣传让群众放心,针对电诈案件多发态势,派出所依托村镇各类视频号、微信群、乡村大喇叭等平台,不断提升群众防范意识,电诈案件同比下降70%。保护生态与民齐心,同群众建立育林联防机制,治沙造林30多公顷,恢复隔离护栏50余公里,救助野生动物31只。深入落实“护航警官”制度,让企业安心,定期召开警企恳谈会、开展安全检查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