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公安形式多样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发布时间:2023-02-21 16:26:25     来源:法治甘肃网

翻新花样宣“反诈”

——武威公安形式多样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建庆 通讯员 李军旭

连日来,武威市公安机关按照“打防并举、预防为先”的理念,突出问题导向、紧盯重点群体、延伸宣传触角,通过点对点渗透、面对面宣传、“环绕式”覆盖等措施,进一步将防线前移,切实打通反诈宣传“最后一公里”,群众识诈防诈“免疫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同比下降57%。

以“实” 推进 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

全市公安机关坚持高站位部署,将反诈宣传列为“一把手工程”。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多次就案件压降、追赃挽损等情况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反诈宣传工作,细化阶段性宣传措施。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统筹调动各方资源,定期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各部门警种、派出所严格按照各自职责,全面抓好工作落实。建立宣传推广日督导、周通报机制,每周召开反诈工作研讨会,定期就“国家反诈中心”APP、“武威反诈卫士”安装情况及发案情况进行通报,晾晒进度。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各县分局反诈部门及基层派出所定期研判发案形式,重点围绕案件高发类型、区域和人群开展精准宣传,确保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以“联”协同 构建多维度矩阵

全市公安机关各警种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密切协作配合,反诈中心发动各派出所利用工作群、网格群等不定期推送经典案例、诈骗手段、防骗技巧等图文、视频。宣传部门利用政务新媒体矩阵传播优势,积极推送原创反诈视频、反诈主题图文。窗口单位主动引导办事群众安装、注册、使用反诈APP,进一步织密宣传网格。各派出所利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将反诈工作与基层基础工作深度融合,进一步将宣传工作做实做细。同时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和村组在基层治理中的源头作用,组建以“民辅警、网格员(治安户长)、志愿者”为主体的反诈宣传小队,拓展构建“区(县)、镇街、社区(村组)”三级宣传防范体系,用好各级各类网格群、村组群,多层级、多维度构建全民参与的反诈宣传体系。

以“广” 结合 打通多渠道途径

各级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反诈+”工作机制,做好反诈工作与“百万警进千万家”“一标三实”信息维护、“护校安园”等业务工作的结合文章,组织民警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行面对面宣传,并创新形式,利用发放手册、播放音频等形式切实保证宣传效果走深走实、入脑入心。结合工作通报以及发案趋势,着重加强对单位企业负责人、财会人员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易受骗群体的宣传力度,通过警情回访、入户走访、警民恳谈等形式靶向推送反诈视频、预警提示等宣防制品,并定期总结复盘,针对性调整和改进宣传内容、形式,进一步增强辖区群众防诈骗“免疫力”。

以“细” 创新 开启实战新模式

各基层队、所结合每日电诈警情、真实案例,精心编制“宣传防范课程”,第一时间在社区居民群进行推送转发,积极拓展网上宣传阵地,用真实案例向群众进行生动讲解,切实将防范关口前移,提高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和有效性。在采取“面对面式”“多媒体式”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务实举措,深入推进“扫楼”行动,建立电子化反诈宣传台账,将工作开展情况细化到人、落实在册,并就台账内容适时调度,进一步消除宣传死角、盲区,切实压降发案。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