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滨的“水上110”

发布时间:2023-02-19 22:52:49     来源:法治甘肃网

“在黄河边散步,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心里特别踏实。”市民赵女士说,每当看见亮着警灯的游艇来回巡逻,民警时不时还提醒在岸边有危险的市民和游客,就觉得安全感满满。

美丽的黄河穿城而过,为兰州市滨河两岸绘就了风景如画的百里长卷。兰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水上派出所全体民警日夜巡逻于母亲河上,为市民和游客安全保驾护航,用心守护着46公里的水域安全,这抹藏蓝已经成了这幅画卷上最美的风景。近日,记者走进水上派出所,探访黄河兰州段这支特殊的警察力量。

(qYE 配图)黄河之滨的“水上110”(20201180)-20230219230239

水上派出所民警联合消防部门救援被困群众。资料图片

兰州是我国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沿河岸线46公里,有多艘船舶分布在全线10个水运码头,独特的地理条件意味着水上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上世纪70年代,兰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水上派出所应运而生,成为黄河兰州段唯一的水上治安管理部门。发展至今,水上派出所9名民警,6艘船舶,担负着黄河兰州段水域水上治安管理工作,无论是沿河防线、客运码头还是中山桥等重要景点都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藏蓝色身影。

“应急值守、水上救援、预警监测、河道巡查、防患排查……每天在46公里的水域上往来穿梭,9名民警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也被市民群众亲切地称为‘水上110’。”水上派出所所长李真魁说。

营救落水者,是水上派出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水流快、能见度差、水下情况复杂……在黄河水里救人难度很大,泥沙裹挟着落水者,就算是体重很轻的人,施救时都会觉得很重。对于口、鼻完全浸在河里的落水者,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水上派出所副所长赵征说,为了提高工作质效,增加救援力量,他还考取了中级游泳救生员资格证,同时将所学技巧教授给所内其他民警。

“刚到水上派出所工作时,黄河周边光秃秃的,没有健身步道,娱乐设施不健全,随着黄河风情线逐年修建升级,游客多了,相关警情随之有所增加,但近年来派出所的救援力量也越来越完备和专业。”已经在水上派出所工作了12年的赵征告诉记者。

难以确定具体地点的求助电话、夜晚借着城市灯光寻找落水者……无论遇到何种警情,水上派出所的民警们都会迅速出警,全力施救。

记者了解到,水上派出所年平均处警180多起,参与水上救援120余次,救助落水或被水围困群众140余人次……数字的背后凝聚着民警们默默的付出。近年来,水上所多名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嘉奖,荣获兰州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年度优秀公务员等称号。

据介绍,目前,沿岸快艇经营者、茶摊和兰州冬泳爱好者民间救援力量也已积极加入“黄河救援”队伍中,在人手不足的特殊情况下,派出所积极协调搜救队伍,并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形成了以黄河母亲码头、中山桥白塔山码头、体育公园码头为核心的三支救援力量,有效提升了搜救效率,为挽回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上派出所将强化24小时常态化巡逻,提升预防预警能力,创新科技引领,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岸线、河上管控,围绕水上救生救援,严格落实快速反应要求,强化一线处置力量现场指挥,快速反应、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同时,围绕码头安全监管工作,整合辖区资源,深化警企联动,督导完善安全设施,不断提升治安防控能力。在开展水上应急处置抢险救援训练的同时,注重学习各类水上救援装备操作、维保流程规范,为日常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全力筑牢平安岸线。”李真魁表示。(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