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反诈”守护百姓钱袋子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
春节期间,兰州新区公安局西岔派出所突破常规出新招,变“被动式”反诈宣传为“走心式”精准滴灌,通过“民俗+反诈”守护百姓钱袋子。
民警向群众面对面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常识。兰州新区公安局供图
“凡是电话中索要短信验证码的都是诈骗、凡是通知要登网站查通缉令的都是诈骗、凡是办理贷款要先缴纳手续费的都是诈骗……”西岔派出所民警精心总结了“八个凡是”宣传标语,制作反诈宣传彩旗,充分利用西岔音乐烟花晚会等各类民俗活动举办的有利时机,组建反诈宣传“社火队”,向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面对面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种类、危害以及防范常识,教育引导群众提高防范意识,特别是帮助老年人下载并注册“金钟罩”反诈小程序及“国家反诈中心”APP,谨防上当受骗。
“这种宣传方式很新颖、很走心,一些反诈知识我们都记下了。”1月29日,观看社火表演的群众表示,派出所民警的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防骗反诈意识。
不仅如此,西岔派出所还变花样、出新招,动脑筋“防”、下功夫“干”,将春节民俗与反诈宣传融会贯通,发动民辅警集思广益,将最常用的反诈经验提炼总结,制作成反诈拜年系列原创海报,从1月21日到28日,民警通过社区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持续转发扩大宣传影响,输出平安正能量。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