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紧“三条线” 织密“一张网”
——康乐县“151”基层治理人员参与疫情防控见闻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 记者 陈孝志
一件件蓝马甲行色匆匆,一顶顶蓝帽子穿梭不停……连日来,在康乐县广大农村,“政法干事”等基层治理队伍全力投入疫情防控,拉紧防疫思想、防疫时间、防疫检查“三条线”,织密乡村疫情防控“一张网”,在各个村落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7月17日,康乐县“151”基层治理人员在疫情防控执勤点开展工作。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师娟 摄
康乐县全面落实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全县“151”(两个“1”分别为村级“政法干事”和综治户长,“5”分别为村级“小警察”“小法官”“小检察官”“小司法员”“小综治员”)基层治理人员作用,网格化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来康返康人员摸排、监测点值班值守、核酸检测等重点工作,为疫情防控贡献群防群治力量。
宣传政策 防疫思想先“上线”
“疫情防控,预防是根本,宣传是重点。”虎关乡关丰村村警李怀平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毫不犹豫奔赴一线……他及时动员全村群众配合、参与疫情防控,利用微信群、宣传车等形式,对疫情防控知识大力宣传,力争做到各村全覆盖无盲区,提高群众知晓率。
连日来,康乐县各乡镇“151”基层治理人员走村串户,利用移动音箱、小喇叭、宣传单、微信群及时将最新疫情防控政策,以“听得懂、听得进、乐意听”的方式,快速传递给每一名群众,让防疫意识“声”入人心,防疫思想持续“上线”。
精细摸排 防疫时间永“在线”
“我希望大家都能为疫情防控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用实际行动抗击疫情。”近期以来,八松乡岔路村党支部副书记、村“政法干事”杨丽媛组织力量开展信息排摸登记,组织村民进行核酸采集,积极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康乐县“151”基层治理人员充分发挥网格内底数清、情况明的优势,深入群众家中摸排查看返康人员,详细了解家庭成员轨迹信息、查验家庭成员的行程码和健康码等相关情况。针对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电话及时掌握实时动态,提前做好返乡人员登记、报备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时间不断线、永“在线”。
不落一人 防疫检查不“下线”
“为社会做些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五户乡下窑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政法干事康宏彦是一名退役军人,他坚持每天到卡点及返乡人员家里落实防控措施,不漏一人、不漏一车。
康乐县“151”基层治理人员严格落实各乡党委安排部署,在检查点对返乡人员、车辆司乘人员逐一进行登记、扫码、测温、查验核酸检测报告等,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同时,挨家挨户将核酸检测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宣传到位,对因行动不便需要上门核酸采样人群带领医护人员上门采样,确保疫情防控检查不“下线”。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