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县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关爱服务行动见实效

发布时间:2021-12-31 11:40:00     

老有善养 幼有优教 困有真帮

——东乡县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关爱服务行动见实效

“生活不用愁,日子有盼头。”今年以来,东乡县将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关爱服务行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作为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的有效切口,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优化服务供给,创新方式方法,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确保老有善养、幼有优教、困有真帮,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石榴籽”课堂让生活充满阳光

“社区的活动很有意义,我们经常在一起学习,分享自己的收获。”今年读四年级的小馨平时由爷爷奶奶照料,一名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通过参加锁南镇城南社区举办的“石榴籽”课堂活动,性格变得自信开朗起来,对学习生活充满了信心。

今年来,东乡县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组织开展“石榴籽”课堂活动,为留守儿童开展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辅导和服务引导,形成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同时,通过调研摸排,利用村级闲置村委会等公共资源,全力打造养老服务阵地,建成村级日间照料中心,为本村留守老人创造更加便利、舒适、温馨且功能齐全的养老服务机构,明确了文娱服务、精神慰藉、医疗保健、权益维护、爱心午餐和拓展服务等重点项目。

“大排查”不落一个关爱对象

东乡县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各乡镇由县级联乡领导包抓,组织帮扶单位、驻村帮扶干部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对乡镇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殊群众进行逐一排查,登记在册,建立需求清单和工作台账,制定具体帮助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真正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精准纳入到关爱服务行动范围之中。目前,全县共摸排分散供养对象1011人、集中供养对象140人、农村留守老人651人、农村留守儿童636人。

“回归工程”源头治理“空心化”

东乡县实施“回归工程”,发展地方经济,创造就业岗位,力争让父母不再外出、儿童不再留守。全县以构建“大产业”体系、优化县域经济布局为切入点,从打造产业园区、加快四大经济带开发、健全产业奖补体系、拉长产业链条、加大招商引资等方面入手,全力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助推就业市场“扩容”,最大限度把青壮年留在县内,有效阻断“空心化”等问题。

目前,全县已培育引进企业97家、实现就业2万人,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8亿元、发放产业奖补资金2亿元,基本实现重点农业产业至少有一个龙头企业带动、每户群众有2项以上稳定收入渠道的目标。同时,通过落实多元化帮扶措施和加强技能培训,鼓励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减少了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数量。

社会救助兜牢“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努力提高社会救助对象精准度,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兜牢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东乡县民政局局长马国兰说,民政部门不断强化农村留守人员和特殊群体生活保障,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促进社会和谐。截至2021年12月,全县为1638名经济困难老人发放了生活补贴,将827名困境儿童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范围,为73名孤儿每月发放生活补贴,每个乡镇配备儿童督导员1名,每个村(居)配备儿童主任1名。

与此同时,东乡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红色星期五”等活动,积极建立部门联合帮扶工作机制,精准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形成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陈孝志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