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平安为基。近年来,永靖县三塬镇塬中村紧密结合实际,构建起“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多元参与、科技赋能”的群防群治工作新格局,邻里关系和睦,平安氛围浓厚。全村连续多年未发生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数量持续下降,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98%以上。
群防群治 筑牢平安建设防线
“今晚天气变化大,请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汛。”今年七八月份,每当暴雨极端天气来临时,塬中村都通过村民微信群、村务公开栏、广播喇叭等载体,及时向群众推送预警信息,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今年以来,塬中村始终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组建了以村民代表、退伍军人、返乡青年、热心群众为主体的群防群治队伍。积极发展“平安信息员”队伍,根据队员特长和时间,灵活安排治安巡防、邻里守望、护林防火、防灾减灾等任务。定期召开村民议事会、警情通报会,让村民了解情况、参与决策、实施监督,真正成为平安建设的“主角”。同时,与派出所、司法所建立“警民联调”机制,设立村级警务室,配备专职辅警1名,不断夯实基层治理防线。
源头治理 优化纠纷化解模式
塬中村九社未某与邻居因琐事产生矛盾,双方经常产生口角争执。镇村干部了解情况后,经过悉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塬中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村级调委会—网格调解小组—党员、乡贤调解员”三级调解网络。聘请村里有威望、懂法律、热心肠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担任特邀调解员,参与疑难复杂纠纷的调处。推行“情理法”相结合的调解模式,既讲法律政策,也重乡情亲情。探索“庭院调解”“线上调解”等灵活方式,方便群众、提高效率。对于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化解时限,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同时,通过法治讲座、以案说法、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引导村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服务保障 凝聚共建共享合力
塬中村组织村党员干部、网格员、公益性岗位人员等力量,对公共活动场所和农户房前屋后的积存垃圾、散落垃圾等进行全面清理,持续美化村容村貌。对困难残疾人家庭、民政保障对象等生活困难家庭开展入户走访慰问,共计慰问生活困难家庭21户。
同时,全村“十五类”重点人群全部实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对农村大龄未婚青年、五保户、有家庭矛盾、失独家庭、生活困难等问题的特殊人员,逐一实地走访交流,全面有效掌控各类人员动态,积极解决实际困难,有力地维护了全村和谐稳定。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