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走进康乐县综治中心,常常可以看到有群众满怀怨气而来,带着笑脸出门。在这里,已小有名气的“常正律和”调解室始终秉持“依法依理、公正中立”的工作原则,用心用情讲好调解故事,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减压阀”和“稳定器”的作用。
今年7月,调解室接到一起金融借贷纠纷,张某平因借款逾期未还,债权历经多次转让,最终由某清算公司持有。面对外嫁多年、联系困难的当事人张某平,调解员常小荣没有轻言放弃,他辗转联系村委会、走访亲属,最终与张某平取得联系,调解过程中,既讲清法律规定和失信后果,又设身处地为当事人考虑,主动协调减免部分逾期利息。经过多轮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既维护了债权人权益,又减轻了债务人负担。
近日,调解室遇到一起婚姻家庭纠纷,一对结婚二十余年却分居十年的夫妻,女方提出离婚诉求。调解员主动上门走访,深入了解家庭情况和双方诉求,通过多次促膝长谈,最终促成双方在子女抚养、财产分配等方面达成共识,让这段婚姻得以体面结束,最大限度减少了家庭破裂带来的伤害。
“调解室的成功实践,得益于县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机制的保障。”康乐县政法委副书记马淼峰说,通过专业和耐心,调解员将冷冰冰的法条转化为暖融融的调解,让群众在每一个调解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种“法理情”相融合的调解模式,不仅增强了群众对调解工作者的信任,也为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发挥了作用。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