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了,菜就能运出去了,这下心里踏实了!”望着满载新鲜蔬菜的货车驶过畅通的公路,榆中县八门寺村的菜农张大叔长舒一口气。
一周前,暴雨灾害导致榆中境内多条道路受损,这条蔬菜外运的“经济动脉”被迫中断,田间待收的蔬菜面临滞销风险。我省公路部门昼夜鏖战,全力打通“生命线”,畅通“运输线”,让沿线村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作为兰州重要的“菜篮子”基地,榆中正值蔬菜上市旺季,每天数千吨蔬菜需经此路运往城区及外地。
“路不通,菜就烂在库房了!”一名蔬菜收购商说,“多亏公路部门抢得快,再拖两天,损失就大了。”
村民将刚摘的紫甘蓝送到临夏公路中心应急抢险队员手中。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方洁 摄
保通现场,装载机驾驶员祁师傅已连续作业多日,他的驾驶室里还放着半块没吃完的白饼:“早一小时畅通,老乡就少一分损失!”这条公路不仅是农产品的“出山路”,更是榆中连接外界的“经济命脉”。抢通后,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应急抢险队马不停蹄转入保通保畅阶段,全力保障救灾物资和民生物资运输畅通无阻。
“现在每天约有200辆货车经此运送蔬菜,”现场保通抢险队员王春明介绍。连日来,他们通过回填路基、改移河道、拓宽路面、清淤疏堵等多项措施,确保运菜车辆、救灾物资车辆优先快速通行。
“公路畅通后,收购价很快恢复了正常。”当地村干部表示,这不仅保住了农户的“钱袋子”,更稳住了大家的心。
村民马大姐将刚摘的紫甘蓝塞到临夏公路中心应急抢险队员手中:“你们辛苦啦,尝尝咱自家地里的新鲜菜!”
一条路,连起民生与经济;一路通,温暖千家万户。公路人的日夜坚守,不仅让阻断的道路重焕新生,更拓宽了老乡们的希望之路。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晓云 通讯员 方洁)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