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观摩团成员在广河县滨河社区进行观摩。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7月28日,临夏州召开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观摩推进会。来自全州各县市党委政法委、综治中心的60多名观摩团成员在临夏市、和政县等4县市综治中心及乡镇、社区等6个观摩点,认真看、用心听、详细记,通过对比学习先进做法。
今年以来,临夏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提升县级综治中心“五有”“五规范化”水平,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全面打造“一站式”高效解纷平台,整体推进治安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为主动创安创稳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体化建设 理顺机制促高效运转
一杯热水,十分真情。走进康乐县综治中心,各岗位工作人员都在忙碌而有序地为前来办事的群众解释疑惑,解决问题。
今年以来,临夏州紧盯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两大核心任务,着力推动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州级强化“统筹抓”作用,县(市)突出“集中办”作用,乡镇(街道)注重“一体办”作用,村(社区)发挥“综合办”作用,构建起上下贯通、高效协同的四级工作架构体系。上半年,各级综治中心受理矛盾纠纷3.4万件,成功化解2.9万件,成功率达85.2%。
临夏州按照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全面加强县级综治中心阵地建设,统一场所设置、规范入驻、定岗定责和落实机制,规范了命名挂牌,实现了多部门派员进驻,确保了工作承接,推动了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目前,县级综治中心平均进驻单位达19个,进驻调解员193人,州县乡三级综治中心配置工作人员445人,保障了综治中心工作的高效开展。
7月28日,康乐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认真解答群众问题。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摄
规范化运行 打造实战服务平台
今年以来,临夏州各县级综治中心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效实战平台,合理布局引导受理、多元化解、指挥调度“3区”,按照“1+5+N”模式,科学设立矛盾调处、诉讼立案、信访接待、劳动仲裁、法律服务等常驻和民政、教育、住建等轮驻随驻“6大窗口”,构建完善运行机制,让群众享受多元化服务。同时,制定系列规范性文件,确保综治中心建设有章可循。
同时,坚持法治化导向,走实法治化“路线图”、抓实多元化解举措、做实“三调对接”机制,构建“综治中心负责程序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性解决”的工作格局。上半年,法院民商事案件向综治中心推送流转率达51.3%,公安机关矛盾纠纷类警情推送化解成功率91.5%,信访部门矛盾纠纷类信访事项推送化解成功率98.6%,充分彰显了综治中心的“集结地”作用。
网格化服务 构建共建共治格局
为从源头上预防涉高额彩礼纠纷的发生,近日,南龙镇南川村创新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树文明婚俗”主题宣传活动。网格员走村入户采取“小马扎会+案例分享”的互动形式,让移风易俗理念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我们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努力让移风易俗理念入脑入心,让文明新风在基层落地生根。”南川村网格员张仁菊说。
今年以来,临夏州立足抓前端、抓源头,通过“建网”“用网”“管网”“强网”“评网”五线协同,加强网格风险预警、矛盾纠纷排查,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做到风险隐患及时预警,相关动态实时掌握,及时处置化解。统筹推进信息平台功能深度应用和延伸开发,整合数据资源,用好系统模块,建强“七彩先锋”,开展“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强化分析研判,对可能发生的社会问题、风险隐患提前作出预警、及时进行有效干预。
临夏州推动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的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网络,预防、化解、管控各类风险。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统领综治中心工作,建立党支部,管理常驻党员,开展组织生活,将党的领导贯穿社会治理各方面。坚持多元共治,发挥村“两委”优势,动员人才议事协商,组织群防群治队伍开展工作,引导社会组织等参与矛盾预防调解。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