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批矛盾纠纷的成功调处,彰显了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的水平,也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今年以来,广河县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致力于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深化“三调对接”努力提升群众吸附力、矛盾承接力、化解实战力,全力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的“集散地”、多元解纷的“桥头堡”。
诉调对接筑牢“第一道防线”
4月15日,牟某某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县综治中心,表达谢意。今年年初,作为水泥经销商的牟某某依照约定向张某某交付了一批水泥。然而张某某以各种理由搪塞,累计拖欠水泥款9780元。无奈之下,牟某某将对方诉至县法院。2月初,接到法院流转案件后,县综治中心通过多轮沟通协商,最终双方达成共识,张某某按照分期还款方式分3期进行偿还。
这起矛盾纠纷的成功调处,是广河县综治中心践行“诉调对接”理念、依法调解解民忧的一个工作缩影。
警调对接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今年4月初,三甲集镇村民李某某与邻居李某某因地界问题发生争执,进而引发一起健康权矛盾纠纷。县综治中心收到三甲集派出所推送的纠纷类警情后,充分发挥“中心吹哨 部门报到”机制,采取“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网格”的工作模式,调解员始终秉持着耐心与专注,以群众事无小事的态度倾听双方当事人的诉求与心声,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广河县坚持主动创稳、主动创安,深入推进“警调对接”机制,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访调对接用心用情暖民心
今年1月初,广河县信访部门向县综治中心推送一起去年6月因肢体冲突而发生的纠纷类信访案件,村民马某要求同村村民牟某某支付二次手术费用及其他费用。
县综治中心收到该信访案件后,立即组织调解人员对该起信访案件进行研判分析,并引导双方当事人前往县综治中心进行调解。工作人员提出合理的赔偿建议,最终促使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截至目前,广河县各级综治中心共计受理矛盾纠纷1028件,调解成功1008件,调解率达98%,极大减轻了司法行政机关负担。经过努力,成功挽救了125个濒临破碎的婚姻家庭,促进300多户邻里群众关系和睦,累计调解劳资债务258.6万元,支付到位率达85%。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