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积石山6.2级地震】
履职尽责保民生 凝心聚力抗震灾
——全省民政系统多措并举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永萍
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省民政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加强对受灾群众的排摸,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抗震救灾,全力保障灾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全面排查民政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
地震发生后,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连夜赶赴灾区一线,指导临夏州、积石山县民政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全面排查民政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受灾情况,及时转移受灾院民,研究部署灾后重建工作,并深入积石山县综合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刘集乡敬老院、银川乡敬老院进行现场指导。
截至目前,共排查5个儿童福利机构、22家养老机构(设施),所有入住对象和工作人员均在第一时间安全疏散转移。
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抗震救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地震发生后,省民政厅立即向全省社会组织发出通知,引导社会组织为抗震救灾伸出援手、奉献爱心。第一时间组织苍穹救援中心、方舟救援队、厚天救援中心、蓝天救援队、天健救援中心5家专业救援社会组织赶赴灾区进行救援。
截至目前,已有31家专业救援类社会组织的395人、87台车辆携带专业设备进入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和慈善组织通过发布倡议书、公布接收捐赠信息等方式,积极动员引导社会组织捐款捐物。全省社会组织及会员单位积极响应,金徽正能量公益基金、甘肃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甘肃省陕西商会、甘肃省投资商会等142家社会组织积极捐款;甘肃省温州商会、甘肃陇药产业协会、甘肃省农村能源协会、甘肃彩虹公益服务中心等114家社会组织捐赠衣物、食物、药品等救援物资,有力支援了抗震救灾工作。同时,动员医疗、心理疏导、社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队做好准备,根据需要及时进入灾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与此同时,民政部针对我省灾情实际,对我省做好民政领域抗震救灾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指导。及时引导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等全国性社会组织捐款捐物,各兄弟省市民政部门积极动员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救援和捐款捐物。
扎实做好困难群众今冬明春取暖救助工作
为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11月23日,省民政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各地做好困难群众冬季取暖救助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前期,积石山县已为914户1015名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发放冬季取暖用煤1523吨,发放取暖炉具、棉衣等御寒取暖物资3000余件(套、双),折合资金500余万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冬季取暖所需。12月19日,印发《关于扎实做好受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要求临夏州、积石山县民政部门加强对受灾群众的排摸,对越冬物资短缺的受灾群众,特别是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按需集中采购棉衣、棉被、煤炭等生活物资,确保安全温暖越冬。
全力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省民政厅会同临夏州民政局相关同志,现场指导积石山县民政局全力做好受灾困难群众摸排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截至目前,共摸排受灾困难群众3081户10569人,已全部转移安置到位。受灾救助对象数据还在继续排查统计中。同时,对全县受灾困难群众逐户开展摸底排查,重点对受灾严重的4个乡镇(柳沟乡、石塬乡、刘集乡、大河家镇)进行摸排,目前摸排工作还在持续进行。
此外,印发相关通知,要求县级民政部门提前足额发放2024年第一季度低保和特困供养金,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因灾情受到影响。落实落细救助政策,对因灾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及时纳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范围。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对受灾困难群众经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期救助、过渡期救助后,生活仍有困难的,采取临时救助等措施帮助尽快渡过难关。
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
12月22日,省民政厅印发专项通知,组织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临夏州、积石山县和对口帮扶的省、市、县相关单位,在抗震救灾中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号召各级结对干部认真落实“四必到”要求,立即开展走访慰问,全面掌握关爱对象受灾和温暖越冬等情况,协调落实各项救助保障政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积极动员引导各级各类社会组织、慈善力量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切实加大对受灾地区关爱对象的帮扶支持力度,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
专业救援社会组织赶赴灾区进行救援。(省民政厅供图)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