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格”托起“大平安”
——广河县以网格化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中心吹响哨、部门来报到。”今年以来,广河县大力提高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效,稳步推进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化解的“集散地”,通过精准服务和网格化点线面有机结合,有力地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底板和平安建设,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10月10日,社区网格员在群众中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马小红 摄
化解在网格内
解决在一线上
“远亲不如近邻。”及时化解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一直是广河县广大网格员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今年4月,官坊乡山庄村的第一网格洼山社群众马某情绪显得非常激动,其反映了与邻居之间因为地界发生的矛盾纠纷。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网格长马宗科先后采取背靠背,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认真调解,最终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使得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也将这起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萌芽状态。
“作为网格员,我们要做邻里间感情的升温剂,努力将矛盾控制在网格内,化解在第一线。”马宗科说。
今年以来,广河县全力打造“线下+线上”为一体的群众诉求表达平台,积极完善以乡镇调解为主导,村级调解为基础,社内调解为触角的矛调工作体系,一方面依托“陇情E通”等平台,推动“线上调”,另一方面,全面公开专职网格员联络信息,保持电话、微信畅通,确保群众随时随地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有回应、能落实。此外,加强信息数据共享,建立涉访涉调数据库,实现矛盾纠纷“一网通调”。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了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广河县整合乡镇政法委员、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网格员、工青妇等基层力量,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排查化解行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和社区。截至目前,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453件,化解451件,调处率99%以上。共受理信访事项95件,同比下降12%,办理网上信访事项134件。
人在网上走
事在格中办
连日来,广河县城关镇滨河社区积极组织辖区内4个网格的16名网格员,集中对辖区内的住户、商铺及个体门店等逐一走访。对社区住户的基础信息进行核实、补充,全面掌握家庭成员的组成、就业、上学情况等情况。对于居民提出的问题,网格员在现场耐心答疑,或者认真将问题记录整理后及时回复。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对发现的各类隐患问题及时进行排查,实行清单化管理。”滨河社区第一网格专职网格员马梅芳说。
今年以来, 广河县通过组织网格员入户走访,完善了社区居民信息,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及时解决相关问题,提升了满意度,为落实“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夯实了基础。
人在网上走,事在格中办。广河县积极组建“1+1+3+N”网格员队伍,科学划分332个网格,配备网格长和专职网格员各332名、兼职网格员996名、网格辅助人员1471名。举办全县网格员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对全县600多名网格长和网格员进行集中培训。各乡镇认真开展辖区网格员队伍“陇情e通”操作培训9场次,受培训人员2000多人,促进能力提升,确保更好履行职能,为全县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广河县通过悬挂横幅标语、设置宣传栏、发放宣传品等传统方式,以及发挥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微博、抖音新媒体矩阵作用,常态化宣传《反有组织犯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宣传活动4场次,法治宣传培训6场次,发放宣传册8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达3万余人。
责任编辑:韩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