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夏州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推动主动创稳行动走深走实。临夏州多措并举把各级综治中心打造成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工作平台,确保群众诉求及时反映、矛盾有效解决、权益得到保障,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临夏、法治临夏,奋力书写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新答卷。
“小平台”发挥“大作用”
5月22日,在和政县司法局三合司法所,来自宁夏、四川的3名农民工代表满怀感激地送上锦旗,感谢司法所帮助他们追回被拖欠的工资。
今年初,和政县三合镇某项目承建方负责人病逝,但工程中涉及30多名农民工工资没有付清。为尽快解决问题,三合镇多次主持协调双方事宜,并建立工作微信群,及时准确了解情况,背靠背调解。三合司法所工作人员全方位多角度服务。经过不懈努力,5月16日,30多名农民工的28万元拖欠工资最终全部得到清欠兑现。
今年来,临夏州把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头戏”,发挥了自治的积极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德治的教化作用,有效保障基层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了发展的内生动力。
如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图景,正在临夏大地生动展开。
临夏州把实现好、维护好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小网格”提升“大治理”
居民事无小事。近日,临夏市西关街道红园新村社区发生了一起邻里矛盾纠纷,得知消息后,第二网格专职网格员肖秀仙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和网格长实际入户查看得知,红园新村一户居民因其他居民装修房子私自改造厨房而发生了矛盾纠纷。肖秀仙和网格长决定调解解决问题。通过背靠背、面对面做工作,摆事实、讲法律,耐心劝说,最终达成协议,矛盾纠纷得到化解。
今年以来,临夏州出台实施了“党群零距离”网格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1+N”工作机制,并通过建立全域覆盖、全网整合、高效运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缩小管理单元,拉近服务距离,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各级综治中心统筹推进,加快构建实战化的网格管理体系。
随着“开门办、上门办、预约办、现场办、线上办、代理办、点单办”七办工作法的深入推进,临夏州将民生保障服务、诉求渠道拓展、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有机融合,汇聚服务群众工作合力,让群众“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活跃在城乡之间的2452名专职网格员充分发挥熟悉社情、户情、民情的优势,当好基础信息采集员、社情民意收集员、安全隐患排查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政策法律宣传员、为民服务代办员的角色,真正实现了人在“网”上走、事在“格”中办。(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责任编辑: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