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陇南市着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在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中,总结形成了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陇南模式”,走出了一条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组建一个工作机构 明确“向谁说” 靠实基层治理责任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全市3160个行政村、社区,成立由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社区“双报到”党员)和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民事直说委员会”,实行民主议事和网格化管理机制,充分依托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收集民情民意,发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职能,统筹整合基层法庭、检察室、派出所、司法所和综治网格员等基层政法综治力量,协调有关部门高效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推动民情直通、民意直达、民事直办。“民事直说委员会”和乡镇综治中心相互协调配合,成为倾听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群众问题的枢纽,发挥了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职能,让群众“话有处说、苦有处诉、理有处讲、事有人办、难有人帮”。
运用两种诉说方式 明确“怎么说” 拓宽诉求表达通道
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口多、青壮年“不在村里在群里”、传统管理方式“够不着、管不好”等问题,陇南市丰富民事直说方式方法,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立“群众说事室”、建立常态化入户排摸制度等搭建起“现场说”平台;依托信息化支撑,通过“民事直说”微信群、小程序、民情二维码等搭建起“网上说”平台。
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丰富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说”的方式。宕昌县推出“码上扫、马上办”民情直说网上平台,群众通过扫码反映民情民意,拓宽了诉求“网上说”的渠道。康县“背包警务”模式和徽县“阳光调解”模式让干警通过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问题,丰富了“现场说”的方式。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一村一辅警、一村一法律顾问和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等机制,组织基层干部政法干警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说事平台、常态化入户排摸和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机会,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工作的支持度,法治建设基础得到有效夯实。通过“现场说+网上说”,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丰富了政策法律宣传载体,实现了“下情上达”的便利快捷和“上情下达”的及时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理顺了群众情绪,信访案件、治安案件和刑事命案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瞄准三类突出问题 明确“说什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聚焦家庭矛盾、生活困难等“家里事”,邻里关系、矛盾纠纷等“邻里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产业发展、村务管理等“村里事”,按照事项类型、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建立分级分类办理和民情分析预警机制,由“民事直说委员会”根据入户排摸、各方掌握的情况,认真分析、精准研判,并根据矛盾大小、轻重缓急进行分类管理,随矛盾纠纷化解进度降级管理,直至消除矛盾隐患。充分发挥司法在多元解纷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坚持前移防线、前端管理、前瞻治理,加强诉前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因素,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有效预防了基层矛盾的激化和升级,降低了诉讼案件数量,减轻了基层法院工作负担。
通过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通过村规民约“大家定”、红白喜事“大家议”、最美家庭“大家评”,自觉摒弃了陈规陋习,树立了崇尚文明的新风,基层治理效能有效提升,推动了乡村发展,助力了乡村振兴。
采取四种解决办法 明确“怎么办” 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坚持把“说”作为手段、把“办”作为关键,对群众所说事项进行科学研判,分类处理,相对简单的“现场直办”,较为复杂、涉及面广的由“干部领办”或“村镇联办”,同时对办理进度、办结成效、办事作风等进行“跟踪督办”,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妥善化解处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通过建立现场直办、干部领办、村镇联办、跟踪督办工作制度,形成了干部责任、能力、作风倒逼机制,推动了干部由坐等上门向主动问需、目光向上身子朝下转变,广大政法综治干部在推动落实上级政策、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转变了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认可。2022年,全市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6万余条,办理事项3.4万余件。
通过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化解了基层矛盾纠纷,促进了乡村平安和谐,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干部干警作风更务实,干群警民关系更紧密,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更稳固。(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曹治 通讯员 李明)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