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法治底色 绘就平安画卷
——2022年陇南政法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曹治 通讯员 李明
2022年以来,陇南市咬定目标、强化措施、压实责任、持续发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平安陇南、法治陇南建设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全市刑事、治安案件及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0%、19%、15.31%,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
创新市域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陇南市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形成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实现民情直通、民意直达、民事直办、努力将矛盾问题解决在一线,将群众情绪理顺在基层。
2022年,全市全面推行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6万多条,办理事项3.4万多件,化解矛盾纠纷8500多件。
宕昌县探索推行“民情面对面”社会治理新模式,确保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置,全县矛盾纠纷下降41%,首次实现零命案目标。成县积极创新推行“3456”社会治理新模式,逐步构建了基层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礼县全面整合网格员、治安户长、群防群治队员以及承担社会治理任务的公益性岗位人员,激励优秀人才进入基层治理队伍,不断夯实基层治理中坚力量。
全市持续加强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实战化建设,建立完善“一体化”运行、“一站式”办理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运行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建成规范化的市级综治中心1个、县级综治中心9个、乡级综治中心199个,人民群众诉求渠道更加通畅,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更加有效,源头治理更加深入。
推进平安陇南建设
全市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打掉涉黑涉恶团伙及村霸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查处养老诈骗案件32件,破获29起,追赃挽损58.37万元。切实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制定出台《陇南市“十四五”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在市精神病康复医院设立平安陇南心理危机干预与研究中心,在武都区、徽县成立心理咨询学会,畅通了民众心理疏导和矛盾调解通道。
持续推进“三大仗”“五清行动”和“百日行动”,全市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0%、19%,破案同比上升29%,实现了“两降一升”目标。以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为支撑,创新拓展“二维码”门楼牌+治安管理服务等应用,建成智慧安防小区121个,全市1593所中小学幼儿园均全部实现“四个100%”建设,实现了“三严防、三提升”工作目标。
全市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通过加强基础、制度机制、预警能力、大数据智能化建设,丰富平安建设内容,夯实基层基础。2022年5月,武都区、康县被评为平安甘肃建设示范县区,成县县委政法委等6个集体被评为先进集体、王朝德等7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全力护航经济发展
“平安的社会环境,和谐的营商环境,是我们选择来陇南投资的主要动因。”在陇南经商的一位外地客商说。
陇南市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相关规定,持续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加快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立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新增行政复议办案办公场所2400多平方米。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市2个集体、2名个人获得国家表彰,3名集体和6名个人获全省“七五”普法先进表彰。陇南司法微博2022年10月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优质政务新媒体账号”,在“政务微博全国司法行政”榜单中持续排名前五,入选“全国十大司法微博”。
制定《陇南市加快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陇南市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努力营造公平公正、优质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陇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破产快速审理机制,优化简易破产案件识别标准,审结的恒康医疗破产重整案,是甘肃十年内第二例、陇南市第一例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陇南市检察院实施侵企犯罪从严打击行动、涉企合法权益保护行动等十大行动,依法惩治侵犯民企合法权益犯罪。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全力降低司法办案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影响。陇南市公安局严厉打击危害经济发展的违法犯罪,编制梳理涉及公安机关行政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57项,全力推进“网上办”“掌上办”“一证通办”,实现各类业务“一窗通办”。陇南市司法局组织律所开展企业“法治体检”280次,出具法律意见书1035份,排查法律风险435项,审查并修订完善合同1500余份,为企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