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二十大精神·党组织书记专访】渭源县委书记包世权:夯实基础支撑 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五新”渭源

发布时间:2022-12-28 11:41:56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贯彻二十大精神·党组织书记专访】

渭源县委书记包世权:夯实基础支撑 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五新”渭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要立足县域实际,长远谋划、统筹推进,有效承接、转化应用。”近日,渭源县委书记包世权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红火元古堆。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静

  包世权说,渭源县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聚焦党的二十大部署的新任务,主动融入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锚定县域发展,夯实基础支撑,做大县域经济,促进人民增收,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五新”渭源。

渭河源栈道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刘亚娜

  一是加快“四网”联通,夯实发展基础。深入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水网、路网、电网、互联网互联互通,着力夯实发展基础。规划实施“2+5”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市场化推动20万亩渭河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大力推进定渭高速、宝定藏通道、S227提升改造等重大交通网格建设,加快实施“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项目和110千伏、330千伏变电站工程,大力推进数字渭源建设,全面完成5G基站改造,加快实现基础设施网络的互联互通、管理协同、安全高效。

渭水源头风景如画。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曹新杰

  二是推进“四群”成链,打造现代产业。按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新要求,立足县内特色优势产业和资源禀赋,打造“药、薯、畜、游”四大产业集群,锻造“中药材、马铃薯、畜草产品加工和文旅产品开发”等八大工业产业链,构建“四群八链”现代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完善利益链,打造形成50亿级中药材、15亿级马铃薯、30亿级畜草、20亿级文旅产业链。

渭源畜牧业发展良好。渭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三是实施“五强”行动,强化聚集带动。着眼推动“协调发展”,大力实施强县城、强城镇、强园区、强工业、强服务业行动,加快构建支撑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点极带。紧盯“甘肃中部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目标,加快“生态科创城”“文旅新城”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扩容提质;以“会清一体化”为发展方向,构建以会川、莲峰、北寨区域中心为支撑,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节点,以重点村为依托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和企业扩量提质增效,打造4大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壮大园区经济;围绕八大工业产业链锻造,加大资金招引力度,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租赁中介、会展商贸、中医康养等“十大服务业产业链”,强化聚集带动效能、激发创新创优创造,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和动力。

渭源县马铃薯原原种喜获丰收。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吴胜军

  四是聚力“五化”并进,提高生活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力教育“均衡化”、医疗“全民化”、养老托育“社会化”、住房“民生化”、就业“就地化”发展方向,持续推进学校布局优化,加大城区和镇区学位供给,加快推进县级医院提标改造和应急设施建设,推进乡、村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促进医康养一体化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形成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点,加快推进人才公寓、长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依托“八大工业产业链”“十大服务业产业链”创造更多产业就业岗位,推动重点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让更多群众更加公平共享发展成果。

渭源县天井峡(渭河东源)冰雪旅游文化活动。渭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五是探索“五治”融合,提升善治成效。以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有效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共建互推,不断加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有效整合综治信息大数据平台资源,进一步增强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管理、智治支撑作用,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责任编辑: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