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渭阳乡夯实基层基础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发布时间:2022-12-04 17:07:31     来源:法治甘肃网

“五治融合”注入乡村治理新引擎

——陇西县渭阳乡夯实基层基础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近年来,陇西县渭阳乡不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创新开展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乡村治理新模式,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为加快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追赶发展提供稳定社会环境和发展环境。

“政治”铸魂  构建乡村治理“主心骨”

“乡上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促振兴’的工作目标,健全完善‘党建+网格’的乡村治理体系。”渭阳乡党委书记宋玉祥说。全乡以村社为单位,设置网格党小组,在每个自然社推选确定1名党员中心户,党员中心户联系自然社全部党员,全部党员联系自然社所有农户,实现对党员和农户的全覆盖,充分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基层治理机制。严格落实“五级九天”和“五包五带双挂钩”工作责任,探索“党建+社会治理”新路径,创新开展“中心接访受理办、干部走访主动办、专班下访盯着办、定期回访跟踪办”的“四访四办”工作联动机制,全覆盖闭环式对全乡所有农户和重点对象场所进行定期走访。建立“领导班子接待日”制度,班子成员主动接待上访群众,当面听取群众诉求,跟踪协调办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自治”强基  夯实乡村治理“压舱石”

乡上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全面推行“三委治村,五会理事”,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在行动上尊老爱幼,抵制高价彩礼,简办红白喜事,参与环境卫生治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开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对村级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资产管理使用、惠农资金、“两代表一委员”意见建议等方面严把过程结果,做到公开透明,有效促进乡村自治和村民自律,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乡村建设。

“法治”保障  守正乡村治理“分界点”

乡上坚持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前学法,发挥班子成员“关键少数”作用,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学法,聘请法律顾问1名,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化拓展“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运行模式,推进信访和矛盾纠纷化解常态化,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聚合乡司法所、派出所、法庭、法律顾问、信访办人员5名,组建一支专业化普法队伍,每月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八五”普法“八进”活动,增强广大群众法治意识,倡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推进依法治乡。

“德治”教化  树牢乡村治理“风向标”

“乡上结合文明乡镇创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宋玉祥说。通过农户申请、村组推荐、乡镇审批的程序,每半年开展一次“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示范户、农村文明户和“三好(政治素养好、示范带动好、作风形象好)”党员、“五心(有公德心、义利心、礼让心、是非心、荣辱心)”村民评选活动。同时,在每个村打造涵盖基层党建、廉政文化、法治文化、移风易俗、防电信网络诈骗等内容丰富、赏心悦目的文化长廊,既点缀了村容村貌,更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主动了解、宣传各项政策的“无声讲堂”,使干部群众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增长知识、教化育人,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智治”搭台  堵严乡村治理“风险点”

乡上将乡综治中心、司法所和便民服务大厅高效整合,优化职能配置、完善配套制度、顺畅运行机制。依托“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平台”,打造“智慧综治中心”,加快技防工程建设,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