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五心”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韩海平
近年来,陇西县不断健全优化完善便民服务体系,持续创新便民利民服务新举措,服务效能大幅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
完善配套设施 让服务更“有心”
“县上先后投入资金2亿多元,对全县215个村、18个社区便民服务阵地进行了升级改造。”陇西县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说。陇西县设立便民服务站233个,优化设置综合服务窗口、网上自主申报区、便民服务导办台,设立党员先锋岗,配置政务服务一体机、大数据平台等自助终端,配套复印机、扫描仪、饮水机等便民服务设施。延伸便民服务“触角”,整合综治中心、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卫生室等功能,为群众提供矛盾调解、文化健身、基础医疗等综合性便民服务。
优化办事模式 让服务更“贴心”
据介绍,政务服务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模式,全面推行“两图三牌八制度”服务机制,编制便民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印制便民服务代办服务卡、一次性告知单,全面推行“马上办、代着办、领着办、流动办”四办基层工作法,全面开展民事代办、矛盾化解、惠农政策落实、法律咨询、信访接待等多种服务,构建了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站、村民小组便民服务点、干部担任代办员为架构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
立足村情实际 让服务更“随心”
同时,立足村上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利用逢年过节,通过入户采集的方式,对区域内常住人口的便民服务常用证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逐户建立民情档案,设立民情档案工作室,确定专人保管,实现了“不见面”办理,有效解决了家中证件资料“老人找不到、小孩不知晓”的问题。结合群众“早出晚归”的生产生活现状和办事时间无规律的情况,全面推行便民“延时服务”,打造“不打烊服务站”,方便群众随时办事。
转作风优机制 让服务更“暖心”
“政务服务践行见面问一声好、进门让一个座、话前倒一杯茶、情况问一个明、办事给一个公、临走道一声安‘六个一’服务承诺制度。”陇西县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全面落实挂牌上岗、服装整洁、朴素大方、语言规范、坐姿端正、站姿挺立、面带微笑、举止得体的便民服务“八项要求”。建立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制度,构建“接受评价-受理-整改-反馈-信息公开-结果应用”的全流程工作机制,办事群众对跑腿次数、服务质量、办事效率等方面进行线下一次一评、线上一事一评,推动干部主动改进作风,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自觉接受监督 让服务更“放心”
政务服务全面推行“便民服务在一线落实、优质服务在一线扎根、满意程度在一线评价”的服务机制,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开展民事代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推动“店小二”式服务成为便民服务新常态。健全和完善窗口人员、到岗情况、事项办理流程“三项”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强便民服务透明度。通过村务公开栏、微信群、QQ群、公众号等方式,及时“晒”出职责“清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