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金钟镇:信访诉讼案件“双下降”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金秋九月,走进漳县金钟镇,洁白的云朵叠映在忙碌的身影里,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派安定祥和、蓬勃发展的景象。
今年以来,金钟镇聚焦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积极探索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途径,探索出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实现信访案件、诉讼案件“双下降”的目标。
5月17日,金钟镇工作人员调解群众矛盾纠纷。(漳县金钟镇供图)
靠实工作责任
“镇上建立矛盾纠纷调解‘接访、回访、巡访、下访’四项制度,跟踪掌握矛盾纠纷调解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金钟镇党委书记武政荣告诉记者,镇党政主要领导每月至少安排一次定点接访,镇领导班子成员每周坐班,在政务大厅热心接待群众来访,现场解决群众诉求,并组织相关责任人对已化解的重大矛盾纠纷定期回访。同时,定期开展巡访,经常开展下访,建立领导班子成员矛盾纠纷联系点制度,每名班子成员联系一个村,每月到联系村开展矛盾纠纷调解,现场帮助村社干部解决一批矛盾纠纷问题。
畅通信访渠道
据介绍,镇上把畅通信访渠道作为倾听群众呼声、反映工作中短板弱项的重要方式,建立排查摸底、上级转办、电话反映、大厅接访4条渠道,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大排查、大走访、大调解活动,全面掌握社情民意,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账。截至目前,收集社情民意220条。
整合工作力量
金钟镇坚持党建引领,按照建强“一座堡垒”,织密“一张网”的总体思路,建立了“乡镇+村党支部+村民小组”三级网格体系,走出了一条党委领导、网格化管理、群众广泛参与的“网格化”基层治理新模式,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治理新格局。
同时,进一步整合信访、司法行政、派出所、综合执法等资源力量,优化矛盾纠纷调解功能室调解室,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创新开展“老杨调解”、直播调解等特色调解服务,用“小平台”聚合“大调解”,让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坚持源头治理
“谢谢你们,帮我解决了大问题!”村民漆某和邻居因屋檐流水问题产生矛盾,村上及时组织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了更好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镇上还推广‘诉源治理’工作,实行网格员上门调解,镇上下派联合工作队下沉调解,法院诉前调解,司法确认一次性完成的扁平化运行机制。”武政荣说。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