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防溺水” 安全“不放假”
——陇西县抓实抓细“1356”措施织牢学生假期防溺水安全网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张海峰 徐治军
暑假期间,天气炎热,孩子自由时间增多,因野外游泳、嬉水等引发的溺水事故的问题增多。为有效防范此类事故发生,陇西县绷紧安全弦,抓实抓细“1356”硬措施,切实织密织牢学生假期防溺水安全网,同维护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强化党建引领
“县上把防溺水摆在学生假期安全的重要位置,成立了防溺水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专题安排部署,提出暑期防溺水工作安全防护措施,多管齐下,全方位发力,防范溺水风险。”陇西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吉煜介绍道。陇西县各中小学联合当地政府和应急、水务等部门,对学校周边重点水域进行排查,发现风险隐患,堵塞防范漏洞,落实各方责任,促进防溺水工作落小落实。
深化“三个解决”
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教育引导家长和学生对溺水问题高度关注,对周边淤泥坝、涝坝、采沙坑、蓄水池和强降水形成的积水坑等风险区域高度警惕,切实防范夏季危及学生安全的高风险。
解决好宣传教育问题。各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生动有效开展防溺水“六不一会”教育和孩子外出“四知”教育,提醒家长加强孩子的校外监管。
解决好周边隐患报告问题。各学校属地联动,对周边水塘、池塘、淤泥坝、建筑工地水坑等溺水风险及时上报乡镇和水务等相关部门,协调化解安全风险,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落实“五个全力”
全力做好暑假前学生安全工作。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进一步落实预防学生溺水工作责任,严防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全力推进部门协同共治。协调有关部门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等易发生溺水事件场所张贴警示标语,大力宣传预防溺水安全知识。
全力加强家校联系共管。督促各校认真落实学生与学生、学校与家长间的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和隐患线索报告机制,进一步强化信息互通,及时消除各类溺水隐患。
全力推动落实家长监护责任。督促学校通过电话、微信、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提醒学生家长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履行监护责任,做好日常监护陪伴。
全力推进落实暑假安全防溺水第一课活动。督促各学校要组织班主任通过班级群、家长群转发“珍爱生命,严防溺水”暑假安全第一课,通知全体学生和家长观看学习,做好暑期防溺水教育。
开展“六项行动”
暑期前召开一次安全家长会。组织各学校对家长在假期防溺水等方面进行暑假安全教育,组织家长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赋能家长依法教子,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给学生家长发放暑期安全一封信。各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给学生家长发张暑期安全一封信,向家长提出暑期安全等方面意见建议,督促引导家长接过教育的接力棒,落实监护责任,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上好一堂暑期安全教育课。督促家长与学生,共同观看线上“珍爱生命,严防溺水”暑期安全教育第一课,切实提高防范意识。
签订一份暑期安全责任书。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暑期安全责任书,由班主任、学生、家长共同签字,压紧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家长监护责任,形成合力,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每周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县教育局成立两个专项督查组,协调各相关部门,每周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全面摸排水库、池塘、沟渠、积水坑、烂泥潭等危险水域,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每周发布一次预警提示。各学校、各班级分级分层,以防溺水等暑期安全教育内容为重点,每周至少发布一次预警信息,通过高频次预警提示,全面提升学生家长的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
责任编辑:贝昕瑞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