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西江镇努力构建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

发布时间:2022-07-20 17:58:29     来源:法治甘肃网

一核多元 联动共治

——岷县西江镇努力构建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今年以来,岷县西江镇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努力构建“一核多元,联动共治”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形成了“中心吹哨、部门联动、信息互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追赶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突出系统全面 “一网三代表”凝聚治理合力

大力推行党建民情网格化治理模式,着力构建“1+3+N”社会治理网格化组织体系。镇一级搭建1个“一级网格”,镇党委书记担任网格长,镇综治中心主任担任网格管理员;村一级搭建21个“二级网格”,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驻村干部担任网格管理员;社一级搭建172个“三级网格”,社长担任网格长,负责网格内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WAQYE 配图)一核多元  联动共治(15019361)-20220720175956 (1)

       6月21日,在西江镇唐家川村党代表工作室,党员群众商议村上相关事务。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摄

同时,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三代表”骨干作用,积极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者服务队、乡贤等“N支力量”,鼓励党员群众把小情大事摆出来“议一议”、把新风好事拿出来“亮一亮”、把困惑难事讲出来“帮一帮”,让村民真正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中来。

突出品牌培育 “一建三亮点”增强治理示范

西江镇以创建社会治理示范点为契机,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打造社会治理示范点特色品牌。

唐家川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使村干部变路长、村“两委”成员变巷长、党员变户长,进一步打通了落实基层治理责任的神经末梢。富康村以“善治富康”为目标,按照“全村1张网、划分3片区,设置8网格、配备8大员、开展8服务”的思路,探索建立“1+3+888”治理模式。浦洞村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发挥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三委”作用,成立“政策宣讲会、红白理事会、孝老敬亲会、环境保洁会、民事调解会、道德说教会”,依托“三委六会”,开展社会治理“N项活动”,形成了“3+6+N”治理模式,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突出机制保障 “一组两专班”提升治理实效

镇上着力构建“一组两班三长四制”社会治理责任体系,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西江镇社会治理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五级九天”“五包五带+双挂钩”“六个一”等制度机制落实到位;成立“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工作专班”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班”“两个专班”,开展思想道德宣传宣讲活动130余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31起,化解率达100%。

健全完善“信访维稳工作联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动联调、归口管理、分流交办”等“四项制度”,实现了党委领导、专班负责、制度约束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责任落实、制度落地、超前预警、源头化解、妥善处置的高效运行机制,确保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抓常抓长、抓实见效。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