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兰丽丽
基层社会治理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党的执政能力的“最近一公里”。近期,岷县以社会治理提升工作为契机,按照“先稳后治拔根”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厘米、一毫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坚持政治引领 筑牢思想之魂
岷县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为追赶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工作例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将基层社会治理内容作为党员干部必学、必读内容,做到“关键少数”逢会必讲、逢会必学。深入开展“四个岷县”大讲堂活动,基层党组织书记带头上讲台,讲解破解基层社会治理的措施和办法,讲解基层治理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县上下形成抓基层社会治理的浓厚氛围。
健全组织体系 夯实战斗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治理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在农村,岷县健全完善了“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村党组织体系,采取“1+X+N”(每个村一名网格长、多名网格管理员、若干党员联系户)的模式,将网格细化在村民小组、自然社上,全面掌握辖区基础信息、问题隐患、矛盾纠纷等各类信息。在城区,社区党支部按照人口状况、地理位置、楼院布局、便于服务等因素,将辖区的人、地、物、事全部纳入网格管理,使社区党组织真正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整合基层资源 形成联动合力
依托“智慧岷县”打造岷县社会治理综合应用平台,有效整合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定西综治业务平台、命案预测预警系统等资源,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增强预警预测预防功能。制定《岷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网格员积分制考核管理办法》等,重新优化调整基层网格,统一划分网格,统一网格编码。目前,全县重新确定四级网格员2392名,延伸确定户长、巷长、路长、楼栋长等网格员3385名,加强了基层治理力量,靠实了基层治理责任。网格员通过手机APP开展基础信息采、社情民意收集、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排查、政策法规宣传、公共服务代办等群众诉求事项,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细胞”,把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家庭。
乡镇还将志愿服务引入基层社会治理。在西江镇唐家川村,人们总能看到这样一群“红马甲”,她们或到留守老人家中走访慰问、交友谈心,或帮助周边邻里化解矛盾、调处纠纷,她们就是暖心屋的“知心大姐”。老党员王慈香就是暖心屋“知心大姐”中的一员,她定期组织留守妇女义务开展治安巡逻、留守老人帮扶、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注重建章立制 实现标本兼治
岷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各级综治中心,规范“五级九天”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流程,推行“一警情三推送”“一诉讼两推送”机制,探索建立了“1+7+N”县乡联动多元解纷机制,构建“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大力实施“红色领航、网格强基、全域提质”工程,确保党建引领有抓手、有保障,既治标又治本。牢固树立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导向,帮助解决好群众家门口的事、群众身边最重要的事,彻底化解了一批积压多年、久拖不决的信访难题,有效解决了一批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形成了转变作风、追赶发展的共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